返回第三百四十四章 途经(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咎离开青山城去往鲁东道,按常理,二皇子也要跟着去的。

    不过不知道二皇子心里在想什么,他沉湎于青山城的花花世界,就连“盯着”李咎这个任务都不管了。

    ——横竖有魏嘉梁看着呢,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且我去了还要拖慢先生的进度,倒不如不去。

    这是二皇子的借口,究竟他是图什么,没人知道。

    李咎对青山城留下的人有信心,他这一去短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功夫也就回来了,料定二皇子搅风搅雨的不会太激烈。而他沿途还能考察一番将来修路的路线,为江南辐射南北的交通线做准备。

    从青山城一路往鲁东道的路,李咎是第一次走。

    前两年“德云社”走过一次,千红那里就和王班头他们一起画了张地图给李咎送来使用。

    对照地图,可以轻松推断一些村落的位置,方便住宿、吃饭。

    一开始,受益于江南的经济发展的带动,周边的村落虽然贫穷,倒是也过得下去。人们至少能穿着齐整的衣服,小孩儿的脸上也带着红润的颜色,老人们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再往北,到了交通不那么方便的地方,情况就显得十分糟糕,又进入了李咎穿越前那个衣着褴褛、骨瘦如柴的吃不饱的世界。

    若是正常年份,日子又会稍稍好一些,但因去年没打下几个粮食,今年大家便不得不挨饿了。

    从出了淮阳地界,李咎的脸色就一天比一天难看。

    他在这里几年,也算是折腾出了动静,救了好些人的性命,然而毕竟天下还是穷人多,远没到他可以沾沾自喜的时候。

    最穷的村子因为缺乏必要的生产资料,好多农人都只能拿石头、木头、陶瓷碎片进行劳作,效率十分低下。

    有些村子稍微富裕一点,有耕羊、犁铧、锄头,那得大家轮着用。

    李咎路过那些格外穷的地方时,就总是忍不住想要做点什么。

    这里穷得连棉花和麻都过渡缺乏,李咎的飞梭都派不上用场。若不能解决当地产能底下的根本问题,二次加工提高附加值的技术根本没用。

    没有棉花,纺什么线织什么布?大家都穷得家徒四壁,织出来布又有谁买?

    李咎连续遇到三个同样贫穷的地方,最后到了一个同样贫穷的镇子里住宿。

    看上去富贵、健壮的陌生人一到这里,立刻就被人缠上了。

    自荐当向导的、乞讨的、甚至是卖儿卖女,纷纷朝着李咎等人伸出手,蹩脚的官话因为更接近北方的缘故,比江南的稍微容易听懂一些。

    一个父亲喊着“我儿子只要三两银子就可以跟你去”,另一个母亲似乎下定了决心,将女儿高高抱起来冲着幺娘说道“只要养活她,她就归您了,她吃得不多,请您发发慈悲!”

    她的女儿只有一双眼睛有神采,但是却又呆滞得不像是正常人。

    幺娘不免想起自己的过去来,她求助似的看看李咎,李咎也头一次觉得棘手。

    不救说不过去,救了脱不去身。

    就只是幺娘犹豫的这一瞬间,很多人似乎发现他们有钱还善良,又涌上来求着他们买儿买女买媳妇。

    李咎不得不狠下心来,略过一双双渴求的手,迅速找到镇上唯一一家还能住宿的旅店安顿。

    因为出钱大方,李咎拿到了足够的补给。店主亲自给他们打好井水并烧开端上来,整了一桌他自己都吃不上的饭菜。

    李咎见这店主五六十的年纪还能言善道,遂留他一起吃饭,并打听起这一带的情形。

    从店主的描述中,可以知道本地一向是只有往外逃的,没有往里来的。归根结底,是洪涝和干旱。

    这俩极端情况并不矛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