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下大势(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钟小钟得了李咎的允诺和建议,果然回去后不再藏私,很快就配合着曹工他们把第一台水力织布机给造了出来。

    早在前朝最繁荣的时代,中原的核心棉纺织产区三晋道就已经出现了水力织布机,只是和李咎提供的图纸有区别,不过最核心的水力势能传动是相似的。并且李咎用几何、物理点透了传动的本质,于是在天赋过人的小钟工手上,种种奇思妙想尽数化为了现实。

    李咎如约兑现了奖金,并且确认大小钟不准备离开李园自立门户后,把小钟提拔到了和曹工相同的“高级”木工。

    高级工匠的工钱和住宿伙食条件都会更好一些,小钟工欣然留了下来。

    大钟工本想趁着休假的时间在青山城郊买块地经营祖传手艺,后来得知李咎会搬去金陵之后,他们把计划延后了,他们想跟着李咎一起去金陵,到时候在金陵经营产业。

    李园的假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主调节,大小钟就把假期全部往后延期到去了金陵以后。

    短暂的休息结束了,笨重硕大的织布机又被工匠们做了一次彻底的精简,确保每个构件都精准有效。

    这样又改进了几个版本,才最终得到了李咎需要的可以放进工厂使用的织布机。

    织布机小组完成图纸和生产线拆解后,就地解散,大家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方向,重新加入了其他组。

    其实其他项目对小钟工来讲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小钟工更想和李咎走得近一点,于是他挑选了李咎过问得更频繁的木轨车项目。大钟工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没有年轻人那么拼了,更适合养老的地方,所以他去了学塾,开课传授自己的技艺。

    木轨车本身的技术关卡比较少,但是对力学、空间几何、工程设计的要求却很高。小钟工选了这个项目后就被打包送去了学塾里研习,和他一起送来的还有其他想加入木轨车项目的人。

    现在木轨车还只是平地实验阶段,将来要实地建设了,情况只会更复杂。李咎觉得他这是在为未来的轨道交通系统培养工程师,所以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夯实理论基础。

    水力织布机填补了蒸汽机之前的最后一块机械拼图。得到消息后赶来看热闹的人再次感受到了当年他们见到骡机时的那种心情:又骄傲,又恐惧,又热血沸腾。

    人们纷纷猜测李咎多半还是会搞限售那一套,不过这次他们不担心了。

    骡机他们拆解不了,是因为骡机是个新东西,而他们一时没有那么聪明的工匠。

    现在三年过去了,每个开了纺纱厂的人家里都有一堆熟练的工匠。靠着这堆工匠反推和骡机有相同运行骡机的水力织布机,简直不要太容易。就算一两家人没办法完成反推,十家二十家,总可以完成的。

    他们骄傲于新的生产怪兽在自己的家乡(或者半个家乡)产生,恐惧这个怪兽可能带来的不明确的后果,又为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可能推动一个新的时代到来,而感觉热血沸腾。

    觉察到新时代的脚步的人可不仅仅是青山城的这些大商人、工匠,还有已经为了李咎的上书争论了两个多月的朝堂。

    最开始,就连皇帝陛下都觉得李咎的“农业技术站”过于可笑。

    农业技术的推广有成例办法,工部、户部都有采风、汇编、发放给地方的整套流程,于是就显得李咎的“农业技术站”特别的不现实。

    不谈制度、选拔等其他更严重更深的问题,只说李咎希望采取的举措,培训授课、层层传递,所需要的耗费的人力和粮草岂止百万?大雍哪来这样的家底?

    不过皇帝陛下懂得李咎眼里所见的世界和他所见的不一样,更明白在李咎看来财富必是在人手里才是财富,若是累积在库房里、表现为穷奢极欲的生活,那就不算财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