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三章 秋收结束,新问题出现(第1/3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何药娘听闻女子可以有自己的产业,脸上的笑容不禁又灿烂了几分。</p>

    有脑瓜子活的人立刻就跳起来:“老爷,小人……我家里的那位,极擅长纺织来的,老爷招工,我家里的那位可能报名?”</p>

    大家的算盘都打得飞快:}假如在李园做工时一个人能拿一两银子,同时家里媳妇来做事也能拿一点,两人合在一起能拿个一两三钱左右;这样的一笔收入足可让人感恩戴德;但是老爷既然说女子可以单列一份,那么他们家里的媳妇出来做工,拿的钱和男子是一样的,那可是二两银呢!</p>

    按李园给的工钱,只要能进来,一个月保守也是二两银,两个人就是四两,怎么都比在家的好。</p>

    李园很少招有家有业的长工,李园的长工除了他们这些技术工匠,其他人都是路边捡来的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就算是技术工种,李咎也会优先考虑活不下去的穷人,只有实在没有符合要求的穷人了,才轮到他们这些还算有口饭吃的工匠。</p>

    现在李咎明显要扩张纺织工坊,急需要人手。既然是急需,就多少会有些名额招不够的,就能落在他们这些小有家产的人身上。</p>

    更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他们不得不考虑:骡机的恐怖效率简直匪夷所思。李园只要有那么十台八台的骡机,能把整个青山县的土布布帛包圆了,他们的家眷妻女靠手工摇纺机的,怎么和这轰隆隆的骡机比?</p>

    一方面可以多拿钱,一方面机会难得,另一方面前途明确,不趁热打铁地把妻儿老小都盘进来,还等什么?</p>

    李咎算了算人手需求,道:“可,你们的直系亲眷,就是父母妻儿、女儿,都可以来报名,只要符合要求,就会录用。这几天农忙着,等谷子都入了仓,就开招工口子。”</p>

    听到这段话的人无不欣喜雀跃,尤其是几个工匠,仿佛已见着了未来的工钱源源不断地来。</p>

    第二天,李咎一清早起床来,将洗漱晨练等日常的事尽数做了,往晒谷的场院逛了一圈,见诸事无碍,便先行返回李园,找王得春支取了六百二十吊钱,命人一路护送去荒山上按人头分与何工等人。</p>

    李咎回到李园之后,先找的王得春,除了支钱外,还有招工的事需得他理会来。招人的要求是何工他们提,但是人肯定还得王得春统一审定造册。</p>

    将前后的事情与王得春交代完毕了,王得春便问道:“主家的事我记下了。不过……既然我这一辈子都给主家当账房了,理当与老爷再无隐瞒,是不是?”</p>

    李咎道:“你想问什么,直说。”</p>

    “想知道老爷还有多少家产。老爷现在开的山地作坊,都只是不赔不挣罢了,因而每年咱们几人的吃穿,还有老爷给工匠们送的奖金,外头修路、布施的钱粮,以及人情往来的打点,都是老爷自己掏钱,一年少说也有三五千两银子。我看着情形,恐怕将来那布帛粮食弄了出来,老爷也不会用来挣钱。是以我,还有管家,不免就要算一算账……然后就很担心老爷的家底子。我们不是想走或者嫌贫爱富,拮据有拮据的过法,富有富的烧钱,总得有个数,人心才安定。”</p>

    李咎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