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九章 李园长的科普小课堂XiNShUHaiGe.CoM(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果没有意外,李咎准备从现在还留在李园的几个大夫中选择合适的镇宅大夫。

    三更半夜肯出诊的大夫,至少也说明他心里还惦记着治病救人。因为对李咎的治病救人的方法感兴趣所以留了下来,说明是对新事物有好奇心。

    回头上两堂课,能接受新理论的大夫就是李咎想要的大夫,再让王得春去谈镇宅的事。

    在司马郡守和黄举人的期待中,第二天上午,李咎就在伤员养病的正堂外给大家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实验课。

    来听课的几乎都是有相当学识底子的人,比如几个大夫,比如司马、黄二人以及他们的书童,比如小莲和十八郎。为了听课,十八郎还特意找了他哥帮忙照看哑巴。

    李咎花了半天时间做准备,放大镜、显微镜、显微镜的结构图示、玻片制作的相关材料等等,还有预先画好的许多结构图。

    李咎简单地展示了一下显微镜的机制,随后取出几个放大镜给他们拿着玩,只小心焦点引火就行了。

    此时已经有了老花镜的概念,它长得就像现代的放大镜,只是更加精致小巧,是富豪人家才用得起的稀罕物件,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见不着。李咎拿出放大镜来给自愿听课的人仔细观察,以让他们理解凸透镜的“放大”作用。

    司马郡守家中祖母就有这么个老花镜,他最拿李咎传看的这个放大镜,下意识的就和祖母的老花镜做起对比来。

    看着实在太朴素了,外面的材质也不知是什么,非金非玉的,光滑温润,轻便结实。这么难得的材料,却只做个光秃秃的黑框子,既无雕花,也无镶嵌,浪费了好东西。中间海碗大的透镜却比他祖母的那个要好得多,更大更澄澈,里面没有任何气泡,仿佛是块干净无暇的水晶一般,足可算在珍宝之列。

    等大家讨论完了,李咎才切入今天的主题:“我家传下的显微镜就是用了放大镜的原理,这一台的放大倍数是一百倍。还有四百倍、一千倍的超高倍显微镜,不过来不及取回来了,先用这个。”

    “我昨天说过,人不是简简单单的皮包肉肉包骨,每个部分都有更细微的结构。今天就给各位看一眼放大一百倍的血液以及清水的内容。看完这个,对于有些问题,比如为什么病从口入,为什么李园所有饮用和食用的水都必须是烧开过的水,为什么人受伤或生病就会发烧……对于这些问题,大家就会有答案了。首先我们来制作观察用的标本。血液观察标准我准备了两个东西,一个是鲫鱼,我们可以观察鲫鱼尾巴上的血管,可以清晰地看到血液流转的情况。一个是人血涂片,现场取血制作可以观察的涂片。第一步我们来看小鲫鱼尾鳍上的血管……”

    观察鱼尾的血管是初中生物实验课的必修课,李咎按照课本的要求选出有活力的小鲫鱼,用湿纱布裹住它贴放在玻璃皿中,只露出尾鳍在显微镜下。

    好奇但是并没有太在意的司马郡守第一个上前,按照李咎说的方法,将眼睛贴上显微镜的目镜往下看去。

    “这……这是什么?”

    一个古人第一次看清了血管的微观构造。

    一百倍的显微镜不足以显示各种细胞的详细构造,但是却已经足够将体积较大的红细胞在血管里流通的状态如实地反映出来。

    “韩先生看见的应该血液中最大的东西,我家长辈称之为血红细胞。细胞是一种小东西的总称,在牲畜、庄稼和人的各个地方都有。这方面我不详述,因为今天我和各位探讨的不是基础,而是‘发热’这么一件单独的事情。回到我们的血液上来。”李咎转身在白板上贴上一张白纸,是他昨天赶制的血液的构成。

    “液体状态的我称之为血浆,里面主要是血清和红色的纤维。如果见过杀鸡杀猪就应该知道,流出来的血放在不管就会分层。上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