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来自王县令的关注(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笠拆到最后三个包袱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李咎大约猜到他当时醉话里想多拿一份是什么用途——估计想给他爹拿去孝敬上司,也就是本地的县令。

    是以李咎按照赵笠的要求真的额外打包了一份,还贴心地附上一张纸笺,交代清楚,大概就“按您的需要多送的一份,小东西不值一提”这个意思。

    赵笠从不参与父亲的政务,他爹也不高兴他管这些庶务,他爹还是希望儿子好好念书,考个进士,正儿八经地走政途的。实在科举走不下去了,再走胥吏的路子也不晚。

    中午那阵子,赵笠是真的灵光一闪,他爹是县丞,他爹顶头上司是县令,总不能县丞都用上了这些新鲜玩意儿,县令还不知道。而且按李咎的志向,说不定今年春天就会有些大动作,若是自家爹能当上这个牵线的人,说不定也能有些好处。

    他没想到的是李咎的实诚,就这么给包好送了过来。

    赵爹赵娘来到后院的时候就看见儿子对着几个拆开的包裹发呆,再走近看见又是钟表又是酒的,赵县丞就往他儿子旁边一坐:“你这新朋友,够义气啊!”

    赵笠说:“义气是真的义气,实诚也是真实诚,人也是好人——刚回程路上黄先生送我一程还说李贤兄胸中有丘壑……”

    赵县丞问:“他不知道你爹是谁,也不求你办什么事儿?”

    赵笠很有自知之明,说:“不知道,也求不着。别的咱不提,我身上这缎子,还有爹您那个美人图打火石,还有昨天咱们桌上那个大西瓜,都是李贤兄弄来的。有了这些,什么人求不上,非得求咱们家?”

    赵县丞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赵笠继续叭叭:“我就喝醉了,提一句想要双份儿,嘿,还真给我送了双份。爹啊……我觉得您自己乐呵还不够,得给大老爷也来一份,不然您掏出怀表一看,哟,现在是辰时一刻,大老爷问您您看的什么,您还得解释‘哦,这是我那不成器的傻小子的朋友送的一个叫怀表的东西,家里还有几个,我给您拿去’。您倒是说完了,大老爷要不要呢?他老人家要是要啊,还不成了索要贿赂?”

    赵县丞知道自家儿子贫,没想过这么贫,那个模仿他说话的语调,可谓惟妙惟肖,看得他十分手痒,当头就是一卷子:“嘚瑟了你了!哦,县令大人问起来我再送像索贿,那我主动送上去,就不像主动行贿?”

    “爹,您是怎么当上县丞的,怎么这么不知道变通呢?”赵笠一边躲他爹的卷子,一边往陈氏身边藏,一边说,“您就不会说我发现了新鲜玩意儿,邀请大老爷一起鉴赏?别的不说,就那铅笔,铅笔,您没看出来有啥用处?”

    赵县丞没好气地说:“啥用处?给你画眉毛画头发?”

    赵笠嘿嘿一笑:“那我来和您说说李兄弟的主意,保证您听了也喜欢!”

    于是赵笠将“铅笔”的好处细细和他爹这么一比划,他爹马上就想到了用处。

    “如此……倒是个好物件儿,很值得人手一根。”赵县丞按照赵笠刚才说的逻辑推演一番,确实应该对教化百姓有益处。教化百姓,多重的四个字,这是读书人的“己任”,也是县令的政绩呀!

    赵笠说:“李贤兄还说,就这个香皂和铅笔,要薄利多销,争取一做到人人用得起,福善堂、居养所也能供给上;二做到能开作坊,请工人来做工,给工钱以让百姓多个营生。”

    赵县丞连连点头:“是心系百姓之人。”

    他将剩下的几个包袱里的东西一一检点过,确信都是完整、崭新的,便让书童包回去,放到寝室里存好,然后连忙写帖子送到县令的宅邸去。

    县令王伊蔚不是本地人,带着家小就住在府衙的官宅里,逢年过节也并无什么回乡探亲之说,就只和带到任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