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五章 杀人方法【诡洞献祭篇】(第1/3页)  寻找犯罪现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78年,黄德才所在的单位正好遇到司法部研究所组织法医培训班。刚刚毕业的黄德昌有幸参加第一期培训,当时主要培训的是西医的知识,所以培训班的人并不多。其中还有不少滥竽充数的学员。</p>

    第一节课是一个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西医专家讲的,他讲的主要内容是抗生素与人类抗体的效果。当时叶思成坐在黄德昌的旁边,听课记笔记的时候,黄德昌看到叶思成在本子上偷偷写了几个字。</p>

    阿希实验。</p>

    那是黄德昌第一次接触心理学的东西,叶思成告诉他这个在心理学闻名了四十多年的实验,让他大开眼界。</p>

    阿希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让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五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六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五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结果。</p>

    同样,阿希又让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的实验。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p>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五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p>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7%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p>

    黄德昌学习法医以来,导师给自己讲的都是严谨,以事实为基础。因为他们做的职业,关系到刑警侦查案子的关键,容不得半点马虎。</p>

    但是叶思成的理论,让他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p>

    那次培训,叶思成只上了几节课就被赶走了,原因是他用阿希实验效应,让来上课的老师下不来台。</p>

    每每回忆起当初的相识,叶思成总会发出爽朗的笑声。</p>

    后来两个人成了好朋友,他们因为相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并且经常在一起讨论一些国外先进的知识。叶思成的想法和理论总能巧妙的结合,甚至会做一些打破常规的实验来证明他的理论,而黄德昌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因为他的职业缘故。两人在别人眼里成了一个完美的组合,一静一动,一合一张。尤其是叶思成的笑声,更是他们的标志。可惜,现在黄德昌再也听不到这个笑声了。</p>

    从事法医工作三十多年,黄德昌见过的尸体甚至比认识的人还要多。无论是那种死亡方式,他的经验和学术都已经游刃有余。可是,独独他最想知道的叶思成的死亡方式,让他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中。</p>

    甚至有天晚上,他梦到叶思成站在他的床边,浑身爬满了锤甲虫,他说,“老黄,你为什么不救我?”</p>

    这些天,黄德昌一直在追查那些从叶教授嘴里取出的锤甲虫的来历。锤甲虫,又叫尸虫,属于埋葬虫科,它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