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飞刀留书救 人(第1/4页)  青灯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中兴和张治林这几日象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皇帝给出最后期限已经过去三天,童谣来源依然没有结果,如大海捞针,毫无头绪。眼看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没有进展,如何向皇帝交待,能不愁嘛!

    刘中兴,五十岁整,长的实在不怎么地,三角眼,吊梢眉,蛤蟆嘴,烂头鼻。远看獐头鼠目,近前看也不是个好东西,就这长相,人见人烦,狗见狗厌。架不住他命好,有个当皇后的妹子,要啥有啥。

    他是刘皇后的哥哥,正儿八经的国舅爷。在朝野可谓是跺跺脚地面都颤三颤的人物,接了皇帝妹夫这个差使,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一点线索也没有,这一着急不打紧,烂山楂的鼻子头更红了。心里上火啊!应了那句: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他妹子刘妙妡如花似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他却生的如摊烂泥般令人生厌,若他不是国舅爷,狗看见他也会躲着走。

    刘中兴的父亲曾是掌握京城护卫营的将军,在协助皇甫銆夺位中被对手杀死。皇甫銆为帝时,并未重用刘中兴,给他派了个小小的七品库吏职位,他一直郁闷不已。应了那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新帝登基,他妹妹成了新帝的女人,摇身变了几变,由贵妃成了皇后。他也由库吏成了银库掌事,又成了手握大权的太尉,真道是两步登天了。

    人,真是时也,运也,命也。刘中兴,命当真的好。

    京城街头巷尾的孩童们皆在传唱这首童谣,“青天雨停驾战船,刀也一边,剑也一边;灯前夜归三军郎,今也有言,古也有言;会师京中捉反叛,诛杀贼子,诛杀贼子”。

    每每问及这些孩童是谁教会他们的,也没有人能说的清楚。有的说是要饭的花子,有的说是算卦的先生,还有的说是化缘的和尚。没有人能说清楚童谣传播者的相貌。

    叫花子、算卦的、化缘的和尚,仅京城方圆百里的地方也有近千人,总不能一个个抓来询问。对孩子们采用威逼利诱的手段皆没有用,问急了或是啼哭,或是做鸟兽状,一哄而散。

    急得刘中兴抓耳挠腮,团团转,就是没有办法。张治林则是亲自己上阵,带着亲兵卫队逐条巷子,逐个胡同的盘问。饶是他如此用心,也没丁点令人振奋的线索。

    法不则众,更何况是京城街头巷尾无数个孩子,总不能把不懂人事的孩子全部抓进大牢,一一严刑拷问。

    今天已经是第四日了,明日早朝就要复旨。刘中兴和张治林二人真是百爪挠心,无计可施。这会儿子,两个人正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刘中兴、张治林二人的日子难熬,皇甫清的日子也不好过,玉玺丢了,把当日值守的太监侍卫全抓进慎刑司里,严刑拷打。个个被折磨的遍体鳞伤,也没有问出个结果。

    门外有八名禁卫把守,屋人有两名值守太监,时刻盯着盛有玉玺的锦盒,四个时辰轮换一次值守人员。全天候十二个时辰,不曾离开过人。怎么就好端端的在眼皮底下,将盒内的玉玺换成砖头,除非贼人有偷梁换柱的本事。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皇宫守卫森严,即使飞进一只鸟也能被发现。至少,宫中之人,包括皇帝也是这么认为的,对皇宫的守卫力量很是信任。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是宫内的人监守自盗。经过再三的分析,皇甫清认定是宫中人所为,一是监守自盗,二是内外勾结。

    “打,给我往死里打。找不出盗玉玺的贼,朕要来杀你们全家,灭你们的九族,一个都别想活命。”

    皇甫清站在刑房里大声吼着,玉玺可是皇帝的象征,权力的象征,没有了玉玺,他如何下圣旨,如何号令天下。更重要的是,他堂堂一国之君,玉玺丢了颜面何存,传到其它诸侯国那里,哉不要贻笑天下,楚皇的脸面,楚国的脸面,丢到天边了。

    十个人,当值的八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