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6章 赵桓的阳谋(第1/2页)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宋国书中明确承诺,一名草原勇士为大宋效力一个月,就可以得到三石粮食,刚好是三个成年男子一个月的口粮。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一名草原勇士只要加入大宋,就算什么都不做,只要听从宋国的指挥,就能养活一家三口。

    如果立有功劳,根据功劳大小会有额外的奖励,奖励的标准基本与大宋正规军一致。

    这一点是赵桓所坚持,说白了就是“认功不认人”,只要这个功劳是你立下的,无论是你是军人还是百姓、是青壮还是老弱、是良民还是囚徒、是宋人还是异族人,所得到的奖励就是相同的。

    这倒不是赵桓为了追求公平,很多事情是否公平也因人而异,别人认为公平,大宋禁军就未必认为是公平的,毕竟这些功劳本应是大宋禁军的囊中之物。

    赵桓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只是简单的为了激励。他抛开了一切干扰因素,只把眼光紧紧盯着结果,不歧视某类人群,那么自然就会有大把的人愿意去立功,同时也会倒逼大宋禁军奋勇争先,这就是他的目的。

    不过,大宋禁军基础酬劳倒是挺高,除了每月三石粮食外,还有一贯钱,还有家中的赋税减免和特殊待遇等,这就是草原勇士和除禁军之外的其他人群羡慕不来的了。

    事情说明白,牧仁便让人带赵枢四人去专门的营帐中休息,他要将这件事详细与各部酋长讨论一番。

    赵枢离去前,只说了一句话:“天下纷乱数千年,汉人虽多历劫难终屹立不倒,倒是草原各部生死纷争一直不休,大草原的主人也变了又变;我皇兄说过,这其中的原因绝不仅仅在于草原各部逐水草而栖,而草原各族和汉人之间长达千年的相互消耗,如果这种消耗能杜绝,受益的绝不仅仅是汉人,当今草原上的大部族都会受益匪浅,甚至像汉人一样绵延不息。请各位首领不要意气用事,还应详加斟酌!”

    一席话又让各部首领沉默不语。

    “大家都说说,怎么看待这件事!”

    牧仁盯着赵枢四人离去的背影沉声说道。他的语气有些无力,显然没想到连赵枢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都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如果说陈东和欧阳澈刚才的话是从眼前利益上引诱草原各部,那赵枢就是用匈奴、东胡、鲜卑、乌桓、柔然、突厥等十几个部族的存亡迭代在道理上警醒他们。

    大宋使团这次是全方位阻断了草原各部的退路,只给他们留下了一个选项——与大宋合作。

    由赵枢推测,大宋皇帝赵桓又该是怎样一个厉害的人物。

    难怪西夏会灭在赵桓的手里,也难怪辽国争不过大宋,甚至金人在暗地里对大宋捣乱都屡屡得不偿失。

    那他们草原各部该不该与大众合作?

    牧仁说完那句话后,自己先陷入了沉思,整个大帐中没有一人开口。

    许久之后,天色已晚,大草原上雪花簌簌地下个不停,地面上已经有些许积雪,映照得人间一片皎白,苏德率先告辞离帐,随后各部首领陆续离开,很快就只剩下牧仁一个。

    “父汗,人都走了!”

    牧仁的儿子巴图走近牧仁身边说道。

    “父汗,他们没有一个人再说话,显然是心里各有打算,咱们也要早做打算为好!”

    牧仁抬头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年近三十的巴图是他一直以来培养的接班人,无论用力还是智慧在大草原上都拿得出手。

    “巴图,你怎么看?”

    巴图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坐在了父亲身边,轻声说道:“父汗,大宋的上谷城虽然有数百万石粮食,但却只有五十万石是准备拿出来招募草原勇士的,今年的冬天至少有三个月,三个月之内每个部落都缺粮食,也就是说这五十万石粮食每个月只能拿出十几万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