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9章 军国三件事(二)(第1/2页)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慧娘话音一落,有人脸上露出苦笑,有人则隐隐激动起来。

    大宋开始尚武了!而武将们的身份、地位必然会水涨船高,而文官们的地位就会跟着衰落。

    而赵桓今天没有把赵鼎、李光、徐处仁、张孝纯等人喊过来,除了对他们信任度不够之外,也证明了他不想听到反对意见。

    但李纲、闻焕章等人看了一眼在座的人员之后,都没有说话。

    这件事本身就是为了让他们做臣子的相互牵制,必须要赵桓乾刚独断才行。况且从今天到场的人员来看,赵桓显然对这件事也以心中有数,今天十有八九只是通知他们一下。

    果然,赵桓见他们不作声,也没有点名,直接开口道: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无非觉得我是想让你们之间相互牵制,以防你们哪个尾大不调成为权臣。但我要说的是,你们还是想差了,因为我不单想让你们相互监督、杜绝任何一个人贪赃妄法的可能,还想让你们相互促进、更好的为大宋江山谋福祉。”

    “古往今来,朝堂上的朝臣相互牵制是什么后果,你们想必都很清楚。那可不仅仅是党争和相互倾压,还会导致天下大乱,满朝文武形同虚设!所以让你们相互牵制很容易,但让你们相互促进、尽心国事却很麻烦。”

    “所以如果没有你们,我也不敢离开东京。你们是我最信赖的臣子,我离开东京之后你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事,还要管住别的人,让他们也不懈怠,只有这样朕才能放心。”

    赵桓看了一眼两边,道:“李纲大人还负责监察吏部、税部和户部。要注意官吏的考核,这种考核不止是考核官员是否有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核官员是否尽心尽职,所以你这边担子是最重的。”

    李纲站起身深鞠一躬,又重新坐下。

    赵桓把他的目标说的很明白了,把对他的信任也表述的很清晰,他现在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闻焕章大人主要监管刑部和工部,兼管御史台和学部,宋江、裴宣做你的副手。自从把军器监并入工部,发展的都还不错,但火器那边会有一些调整,在第3个议题里会重点说。”

    “还有,宋江主要还是专一负责官学和军中的指导们。如果说军统司和御史台管住的是文武大臣们的手和脚,那么你这边管住的就是他们的头脑。你你这边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所有文武官员所想所言和朝庭一致;但做起来却很不简单,而这件事又太重要,所以你的位置也就十分重要。”

    闻焕章和宋江也拜了一下又坐下,没有说话。对于赵桓,他们不需要拍胸脯保证什么,只要牢牢记住赵桓的话即可。

    “皇商、铸币这块正式交给李应,朝廷的商部全力配合你而不是监督你……李应,大宋的商业、朝廷的钱袋子可都交到你的手上了,从今开始你就不仅仅是一个只盯着成千上万个商铺的大掌柜了,而是必须得要着眼于整个天下。你的目标主要有三重:第一重是让大宋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这是最基本的;在此之上是第二重目标,那就是让大宋朝庭不再依靠赋税来支撑;而你的最终极目标则是让大宋不在出现特别富庶和特别贫困的州县和人,只有均贫富天下才能真正长治久安,否则那些特别有钱的和特别缺钱的都会想办法找朝庭的麻烦。”

    “臣必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李应拜受。

    赵桓又看向李助:“师兄,军统司内司、大宋朝廷内的缉捕事项、大宋的国士们,就全部交给师兄了!”

    李助点点头,只说了两个字:“放心!”

    赵桓又道:“东京这边里里外外的守卫,还是全部交给杨存中!日后如果出现难以决定的事,无论文武,无论多大,李纲、闻焕章、李助、刘锜、杨存中、浦文英、宋江、李应、柴进共计九个人,共同决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