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1章 请殿下登基(第1/2页)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日大朝。

    大宋正值新制初定、文武百官即将重新洗牌之际,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官位,给政事堂和太子赵桓留下一个好印象,东京有资格上朝的基本都来了,即便身体微恙也坚持到来。

    这年头的官场,礼义廉耻是稀缺品,只存在少部分人心里,对大部分官员来说生计才是根本,从勤政殿的奏疏山可见一斑。

    赵桓身边,右宋清,左郁保四;一个仔细留心朝堂上发生的一切,一个手持巨盾大刀虎视眈眈注意着周围有可能靠近赵桓的一切人和物。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

    一个个赵桓叫不上名字的官员开始上报各自的政务进展,当然其实就是邀功了。

    很多大臣都听得暗暗撇嘴,然而赵桓却听得很认真,不时给出勉励,让上奏的官员们立刻像打了鸡血一般。

    嗯!可以!有危机意识就好!

    赵桓对这种氛围十分满意。

    只不过上奏的人越来越多,节奏越来越快,群臣仿佛是抢时间一般,渐渐让赵桓有点听不过来了。

    大朝会又没有时间限制,你们至于这么火烧眉毛一样?

    然而就在此刻,殿外响起侍者的声音:

    “赵楷奉旨觐见!”

    群臣猛地回头看向紫宸殿门口,正在上奏的大臣立刻缩回了朝班中,正准备上奏的大臣则丧气地哀叹一声。

    赵楷如今是庶民身份,连皇子都不是,最多就是“官家的骨血”;若是没有赵桓的“恩德”,他永远就只是赵楷。

    “让他进来!”

    赵桓虽然隐隐有些纳闷赵楷的到来,但听到“奉旨”两个字,就知道跟赵佶有关,那就没理由不让他上朝。

    群臣噤声,一个个都盯着赵楷的手里,隐隐有些期盼的激动,就连李纲、闻焕章也都瞥向赵楷,一副稳如泰山的样子。

    赵楷双手捧着圣旨,一步一步走上紫宸殿。几个月不见,倒是稳重了不少。

    “圣旨!请太子赵桓与群臣接旨!”

    赵桓心里一紧,暗暗皱起了眉头。

    “太子赵桓!接旨!”

    赵楷重复了一遍。

    赵桓心里满含疑惑,看了看群臣都已跪下,不得不跪在一边。

    “诏曰: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监国皇太子赵桓,德才兼备,天下所望,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于三日后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宣和三年三月十七日”

    擦!传位诏书?

    赵桓猛地抬头,随后向身后看了一圈,目光所及,群臣无不喜悦,一副阴谋得逞的样子。

    怪不得,刚才他们盯着赵楷手里的圣旨时,目光如此火热。

    看来群臣都知道了,就瞒着自己一个;这么大的事,他不信军统司的人不知道,却故意瞒着自己。

    他又看向宋清,见宋清也是一脸震惊,心里才一松。

    “太子!接旨!”

    赵桓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父皇千秋正盛,儿臣不敢接旨!”

    拒绝了?

    李纲、闻焕章、赵鼎、张孝纯、耿南仲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呼啦一下全都出列跪在了正中。

    “请太子殿下接旨!”

    “请太子殿下接旨!”

    赵桓冷冷地看着背后,没有意思喜悦。

    虽然这一天也同样期盼,但不该是这个样子。

    瞒着自己,恐怕就是怕自己再拖延到平了方腊、田虎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