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5章 议定官制(第1/2页)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暴君”两个字着实让在场的几十号人眼皮一跳,连赵桓都内心一寒。

    所有人都看着猛然站起的李纲李大人,那张原本白皙的脸已经因为激动而发红。

    赵桓看着李纲,后背惊出了一道冷汗。

    大意了,若非李纲提醒,自己可能也会作死。

    政治一途,可不想打打杀杀那么干脆;譬如李纲提到的这种恶名,有些人可能无法感受到它的厉害,但历史上本来一心为公,因为被对手泼脏水落个恶名声,最终不得不黯淡收场大有人在。

    赵桓若真的因为此时成了“暴君”,今后不仅会有很多人才流失,等金人攻宋时也不会有多少百姓为大宋而战,甚至自己的军士都可能背叛自己。

    你本质上是什么人不重要,你在大众心里有什么样的名声你就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舆论战。

    众口铄金啊!

    赵桓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是我有失计较了,多谢各位大人的提醒!众位有什么良策吗?”

    赵桓诚心表达了歉意。

    在场的没有一个是普通人,错了就是错了,不能文过饰非、死不承认,否则不仅不会增加自己的权威,反而让人看不起、心有怨言。

    果然,李纲等人感受到了赵桓态度的真诚,脸上的激动之色立刻消失了大半,换成了一副赤心模样。

    “殿下!刚才宗大人说得没错,这些冗兵冗员冗军之中,大约各有一半是梁师成、蔡京、童贯等人卖官鬻爵留下的恶果,这一半人可以不必理会,甚至可以追究他们买官行贿的罪责。”

    李纲继续说道:

    “至于剩下的一半人,可以提前致仕一部分岁数比较大的,剩下的就让他们暂时保留,每年吏部考核都能刷掉一批,只需四五年即可全部裁去。”

    “另外,要想彻底解决冗官问题,入口的控制同样很重要。朝廷不能再放宽科举和太学了,也不能在任意恩发荫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新的冗官冗员问题。”

    李纲的话使在场众人都微微颔首,这种解决之策虽然没有出奇之处,但十分稳便,对稳定朝局有很大帮助。

    “殿下!臣认可李大人的话,不过臣认为朝廷的荫官之所以那么多,是因为官家要以此安抚人心。那么减少荫官的同时,是不是也要定出新的章程,用别的形式来施加恩赏?”

    “没错!冗官冗员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就是因为以前历次变法时都出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其错综复杂之甚让范仲淹、王安石等一代名相也无从下手。”

    “裁汰冗员牵涉到太多人的利益,如不妥善解决,恐怕会影响深远……”

    ……

    满堂文武越说越兴奋,越说越深远、详细,赵桓没有打扰他们这种十分投入的状态,事实上群臣能有这么高的积极性更让他开心。

    就这样一直讨论了大半天的功夫,中途赵桓又让人在堂上设宴款待,直到下午的时候才最终由赵桓拍板:

    第一,今年元日之前全部改路为州、裁撤地方军,实行新政。

    第二,买官、买职、买名额等行贿行为严重违反大宋国法,更有成为奸党爪牙之嫌,朝廷保留相关官吏和兵将的档案,且不承诺放弃追究他们的罪责;但若是自愿归乡可免于追责,同时各县、乡负责监管此类人的言行。

    第三,对现有官员进行考核,择优选用京官、地方官等共四千八百人。

    第四,每州七司各设知事一人,同知两人;每县无论户籍规模均设正七品知县一人,但根据县的级别设置吏员人数,且不得超过标准。同时每县均择优设后补知县和县吏,无官无职无俸禄,只有后补资格。

    预计州县两级的正式官员大约三千二百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