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巨财(第1/3页)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另外,大宋的财富在于经商,在于日后的海运!茫茫大海之外,有无数奇境,到处都是无尽的财富,而现在还无人涉足。本太子估算,最开始去海外寻求财富的这一代人,获得的财富支撑个三五代人的富足生活没有一点问题。”

    海外?

    曹调、曹诗面面相觑。

    大宋的确有商人把海外的香料、名木、珠宝运回大宋售卖,听说一个个生意做的还不小,十分有利可图的样子。

    但具体的他们并没有接触过,并不知道利润究竟有多高。

    而现在赵桓竟然说,一代人积累了财富足够三五代人花销,这的确吓到了他们。

    但也有些将信将疑:利润真的有这么高?不是忽悠?

    赵桓看他们的模样,暗中摇摇头。

    经商一途,从来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但却向来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像他们俩人这么多疑,完全就不是做大生意的材料。

    不过想想也是,曹家都是将门,历代的焦点都放在从军上,不了解商业也情有可原。

    毕竟一个时代观念的改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赵桓在想,要不要把拓展海外商业的事交给李应牵头,让皇室、勋贵参与进来,组建一支庞大的海外商队,先去倭国、吕宋、真腊等比较近的地方捞一笔好处。

    等第一批海商挣了钱,下次再出海自己也就不必费心费力了,自然会有人挤破头要参与进来。

    赵桓略一考虑,觉得可行,便道:“朝廷如今在建造海船,预计半年之内会组建一支千人以上的商队出海,岁末便可返回。曹家何不与其他勋贵商议一下,各自派遣人员参与,是不是有利可图到时便知。”

    曹调、曹诗精神一振,没想到赵桓动作会这么快,如果海商真的能让勋贵世家挣到钱,那比在朝廷得个鸡肋荫官可实在多了,他们这些将门勋贵即便是跟随赵桓一条道走下去,又何妨?

    两人站起身向赵桓一礼:“多谢殿下念着我等勋旧!太子殿下放心!我曹家一定联络好此事,如果真的收益可观,我曹调完全可以保证所有勋旧将门都会为太子殿下之命是从!”

    接下赵桓又与曹家商议了些细节,话了话家常,再去后院跟赵金奴说了会儿话,就到了饭点。

    曾家盛情款待,赵桓也不好意思拒绝,带着郁保四、焦廷欣然赴宴。

    但吃了第一口之后就开始后悔。

    这曹家的饭菜,口味跟外面的酒楼差不多,太怪!

    要说也是油盐酱醋糖都有,但就是感觉不对,跟朱氏酒楼那几个自己调教出来的大厨做出来的饭菜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赵桓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把大宋的饮食、交通、教育、金融、医疗等彻底改个模样出来。

    勉强吃了一顿,赵桓带着郁保四、焦廷告别了曹家人,步行赶往皇宫,一路上百姓和军士们熙熙攘攘,虽然没有以前人多,但每个人脸上都有抑制不住的喜悦。

    原本以为经过昨天的血洗,东京城没几个百姓敢出来上街,谁知道一大早就听见有百姓敲锣打鼓喧闹个不停,除了庆祝他这个太子成为监国,更重要的是得知满朝奸党尽除,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赵桓很享受这样的环境。

    两天以前,东京城里人口虽多,但脸上绽放笑容的没几个,相反,多数人都带着一种情绪上的压抑。

    直到现在,赵桓才感觉东京城里的百姓们真正的在“活着”。

    远处,史进带着四五十号人正骑着马巡街,大老远看见了凸出人群郁保四,下了马来到赵桓身边。

    “史将军辛苦了!第一天做御林将军,感觉如何?”

    史进挠了挠头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