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回京的理由(第1/2页)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了耿南仲的弹劾,王黼捂着屁股咬着牙闭上了嘴。

    历史证明,像谁的屁股撅到了谁的头上、或者谁不小心捅到了谁的屁股这种官司,赵佶是不接的。

    不仅不接,还很反感。

    他耿南仲可以不顾官家的反感,但我王黼却不能不顾。

    好!这个亏我认了,但这仇也算结下了!

    王黼愤恨的看了一眼赵桓,好像赵桓跟他有杀父之仇似的。

    他完全忽略了这件的事的起因在他。

    果然,赵佶听了耿南仲的话,立马一脸的厌恶。

    “好了!都不是故意的,因为一点小事就弹劾来弹劾去,你们不要脸朝廷还要脸!”

    “耿南仲退下!王黼,你想问什么?”

    赵佶一提醒,王黼立刻带着三分怒气向赵桓质问道:“臣想问的是,军法如山,太子殿下身为三军统帅,奉命征讨河北,既然没有陛下的诏命,为何此刻不在军中反而在朝堂上?”

    王黼一边说,一边还向童贯和高俅等人使着眼色。

    如今朱勔不在朝中,弹劾赵桓的主力就剩下这两人了,其他人分量未免轻了些。

    “臣等同问!”

    童贯和高俅同时出列道。

    不过他们刻意与赵桓拉开了距离。

    开玩笑!赵桓刚刚那一下,两人到现在还感同身受,谁还敢故意招惹。

    “臣等同问”四个字,已经是他们现在所能做到的极致了。

    至于赵桓回京带给他们的喜悦,已经变成了隐隐的忌惮。

    听了王黼的话,赵佶和满朝文武也都看向赵桓,显然这也正是他们此刻最想知道的事。

    赵桓用眼睛的余光看了看周围求知似渴的眼神,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儿臣回京,主要是思念父皇……”

    “陛下!臣弹劾太子藐视军法,怯懦误国!”

    王黼立刻抢着慷慨陈词。

    “身为统帅擅离三军,无召而回京,分明是畏惧敌军势大,反而拿思念陛下做借口!如此做派,心里没有三军将士、没有国家、没有大局、更没有殷切盼望的君父,实在让臣等痛心!况且此事放在我大宋,历来无论是谁都只有流放一条路!臣觉得太子殿下应该居中反省,直到能胜任太子之位才能出宫!”

    擦!竟然被奸臣嫌弃了!

    赵桓翻翻眼看了看王黼,心里像吃了一万只苍蝇。

    恰似被一个丑八怪指着鼻子骂自己丑。

    王黼再次向童贯和高俅使了个眼色。

    但这次不灵了。

    收到了王黼的眼色,童贯犹豫不决,高俅则盯着赵佶装作没看见。

    王黼咬牙愤恨。

    这两个家伙,又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童贯和高俅其实是各有各的顾虑。

    童贯的立场向来不坚定,他心里还是更多的参考官家的意见,官家不厌恶赵桓,他就不会像梁师成和杨杨戬那样与赵桓死斗。

    高俅则是在赵桓手里吃过亏的人,如今赵桓手里还有他高俅的效忠书,他不可能直接与赵桓面对面激烈交锋。

    王黼慷慨陈词竟然没有人应和,不禁又气又尴尬。

    恶狠狠一回头,群臣中才有几个人说了句“臣等附议”!

    众臣一看,嗯,都是王黼的部下。

    不过王黼上位还没多久,这几个部下的职位都是清一色的不够看,没一个上三品的。

    更尴尬!

    连高高在上的赵佶都纳闷王黼要干啥。

    不过这事也挺让赵佶为难。

    毕竟王黼说的也对,赵桓私自回京确实得处罚。

    但自己本来打算帮赵桓一把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