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楚涵一家三口都坐在客厅里,好象补课还没有正式开始,田川至少也有十五年没来章楚涵的家了,而过去去过的还不是这个楼,时间过得太快了,对章楚涵的儿子,小时候的印象还很深,因为那时有时章楚涵把他抱到单位去,单位撤消了,没业务,也没人管,但章楚涵觉得不上班也不对,毕竟还有人给开支呢,拿着共产党的钱不给人上班也说不过去,所以她每天都得去一会,有的时候孩子闹,她就抱着孩子上班,单位也没别人,田川也不常呆,所以也不影响谁。
“今天语文课讲的是什么呀?”田川问,这好象还没有正式补课,是属于唠嗑。
“是《纪念刘和珍君》。”孩子答。
“啊,纪念刘和珍君。‘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这是文章的第一段,我背得没毛病吧?”田川说。
“啊,舅你太厉害了,我都没背下来。”孩子说。
“你舅是谁呀,现在邑水县教育界所有老师的学历都没有你舅的学历高。”章楚涵说。
“你说得不对,我也就是一个本科,现在本科的人多了,怎么能说我是最高呢?”他笑着说。
“那谁也没你的学校好啊?”她说。
“那是当年,现在都过去二十多年了,不能再讲出身了。”
“这堂课老师给讲完了吗?”他问孩子。
“讲完了,就是题还没做呢?”
“那我问你,中华民国十五年是哪一年啊?”
“是——一九二六年。”孩子讷讷地答。
“那文章为什么不写一九二六年而写中华民国十五年呢?”
“这个——老师没讲啊。”孩子有点疑惑。
“因为当时使用的是民国纪年法,而不是公元纪年法。”
“什么是民国纪年法啊?”
“民国纪年法是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所采用的一种以中华民国成立的那一年为元年的纪年法,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前,我国使用的是皇帝年号纪年法,在汉武帝之前我国使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使用的是公历纪年法,也就是以传说的耶稣出生的那一年为第一年,明白了吗?”他笑呵呵地说。
“啊,我有点明白了。”
“那你说说为什么要写上三月二十五日啊,就写一个中华民国十五年不行吗?”他继续问。
“这个,老师也没说。”
“写上月和日表示这个事件的重要,所以重要人物逝世了都要写上几分几秒,是表示重要。”
“啊,我明白了。”
“为什么要写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啊。就写一个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不行吗?他继续问。”
“这个——。”孩子有点支吾。
“这也是表明重要的意识,当时的学校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国立就是公立,是国家办的大学,说国立有重要的意识。”
“啊——”。
田川还想提问一些问题,但他怕他还是回答不上来,这样孩子会尴尬,章楚涵和赵松林也怕不好意识,所以他就没有再问而是直接地讲了起来。
“鲁迅的文章是要逐句推敲的,每一句话都有它深刻的含义,刚才我们分析了前两句话,到了第三句,还得分析,为什么叫段祺瑞执政府呢?为什么不叫中华民国政府呢?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虽然名叫中华民国政府,但实际上是北洋军阀政府,是孙中山创建的中华民国政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