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九章 浮生楼的热闹(第1/3页)  良缘喜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但是好赖,薛氏生了夏紫芜一副好皮囊,无论走到哪里,总是会令人侧目,忍不住多看两眼。这总是能满足她的虚荣心,像一只骄傲的孔雀一般,将自己五彩斑斓的羽毛展示给别人看,却不知道,自己开屏展示的时候,背后裸露着的,又是怎样一副丑景。

    夏紫纤是个有才气的,诗词信手拈来,肚子里倒是有些锦绣,喜好吟风弄月。一来二去,在那些达官贵人的门第之中,竟然闯出了名头,混个“才女”的名号。这令薛氏有些沾沾自喜,时常在安生面前炫耀。

    安生从来不去那些无聊的宴会应酬张扬,但是,谁人不知道,夏府有个千金夏安生呢?

    依旧不断地有人向着薛氏打听,薛氏讪讪地敷衍,偶尔话里话外还会意有所指,诋毁着安生,捧高自家两个女儿。

    自然,这些事情安生是一无所知的。

    安生自己添置了一辆马车,向着夏员外讨了王伯来做车夫,如此出入来回就自由了许多。

    整个腊月里,她都忙得不可开交。

    每年的腊月喜事都会很多,因为正是闲暇的时候,许多人家都会赶在腊月里为子女议亲定亲,尤其是庄户人家里,懂得盘算,腊月成亲,开春就要开始农耕干活,省却了新妇白吃一个冬月的饭食。

    一个腊月,京城里鞭炮不断,此起彼伏,洋溢在浓厚的喜气里。

    安筝已经与那翰林院的夫家将亲事定了下来。老夫人坚持让安筝在家里再过最后一个年节,把着没出门。但是已经开始准备嫁妆。

    安生如今与安筝走动得也亲密,所以单独为安筝备了一份心意。只等开春定下日子来,就上门道喜送添妆。

    娘舅家里也操办起儿子的亲事,并且通知给了府上。安生与这娘舅家里的表兄并不怎么亲厚,但是娘舅秦怀远一直以来都惦记着自己。在成亲那一日里,安生向着冷南弦请了一日假,备下了一份厚重的贺礼,前去道贺。

    钱氏依旧还是见钱眼开的,见了安生这尊财神,好话奉迎,早就将当初因为建房子遭遇的尴尬抛到了脑后,将安生奉若上宾。

    这边的亲戚,安生也不识得,只管脱了鞋子,与外婆一同盘腿坐在炕上说话,懒得敷衍。

    倒是她如今在京里好歹算是一个有名头的,再加上钱氏的宣扬,许多人在屋外扒着头向着里面瞅,比围拢了看新娘子的妇人还要多。

    再就是孟静娴的亲事。那个叫做杨诚夜的书生果真上门提亲了,孟侍郎对于这个书生最初的时候因为那场误会是心存偏见的,但是见了本人之后,觉得他才识过人,不会久居人下,勉强倒是不反对。

    孟夫人自然不乐意,恨不能将那个书生用棍子轰赶出去,斩钉截铁地表示反对。

    这件事情僵持了一些时日,孟经纶与安然也好言相劝,孟静娴又是铁了心思的,孟夫人这个做母亲的总是心软,慢慢就逐渐松了口,不再那样坚决地反对,推脱说杨诚夜来年取得功名再做定夺。

    其实就算是杨诚夜求得功名,也是出身寒微,比不得朝中权贵之家,孟夫人能退让一步,已经是不易,孟静娴也就没有什么好再强求的。

    令安生有些意外的是,那个摆馄饨摊位的冯嫂竟然也梅开二度,与一直关照着她的那个汉子喜结连理,并且还请安生吃了一把喜糖。

    喜事一桩连着一桩,转眼就已经是岁末。爆竹的硝烟味道一直连绵不断,家家户户清扫房子,蒸花糕,给孩子们添置新衣裳。

    安生一直待在药庐里,府里事情并不操心。但是眼见着府里逐渐张灯结彩,焕然一新。

    往年里,除夕夜守岁,都是举家到大爷府上吃团圆饭。但是今年,夏员外高升,将有资格携带家眷参加宫里的除夕宴,老夫人就早早地传过话来,让二房今年不必再折腾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