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96. 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机枪(第1/2页)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耀祖在做51师师长时候,就在国统区开办了制衣、饼干、罐头厂等,先是优先销给自己的部队,然后放市场上买。

    厂子里的工人也是优先接收烈属军属,逢年过节,给这些人多发奖金,帮助他们过上安定的生活。

    工厂赚到更多的钱后,就会有专门一部分是发给烈属的,那个时候的抚恤金在纸面上虽然看起来不错,但国府资金极为紧张,抚恤金几乎没有实发到各家手里的。

    所以,王师长针对这件事,就要求工厂必须拿出一部分利润出来,每年当作抚恤金的缺额,补到烈属家庭里去。

    这给前线上的战士,解决了一个很大的后顾之忧,很多战士受益于此,因此更加卖力卖命,部队的逃兵现象几乎没有,无人愿意逃走。

    到了74军打出威名,成为军委会直辖的战略军后,待遇更是从优了,发双薪,更是没有人做逃兵了,甚至有别的部队的兵,想偷偷转过来。

    所以,三狗在老家开办工厂,也是学师长,即使是被人知道了,也没有多少人会说。

    因为军队和地方都有规定,官员不准做生意,合伙也不行,但三狗效仿老师长,只要自己行的正,不贪污,不喝兵血,底下人拥护,那做这事,就没有问题。

    三狗也想到了这么做的后果,最后估计大不了被免职,甚至是削职为民了,那也行,带着杨慕华回老家种田去。

    本来他们俩的理想生活,就是回老家乡下种田,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仙生活。

    但看到手下战士们,不断地在战场上失去生命、身负重伤、流血流汗,而自家后院则没有着落,这让三狗很不是个滋味。

    有多大能力,就要负起多大的责任,以前一个小排长一个小连长,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精力来做这些事情。

    现在已经是营长了,除了指挥外,具体的前线拼杀,都可以交到连长排长手里了,他就要挤出一部分的时间,来为大家谋福利了。

    ……

    思绪回到战场上,目前就阵地上的对拼来说,日军已经处于下风了,继续下去,必定败北,如果还要死死和三营扛住,最后可能会全军覆灭。

    毕竟日军只有一个步兵中队,还不完整,刚才进攻九连阵地时候,还损失了不少,其他两个小队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步兵,是机关枪小队和迫击炮小队。

    迫击炮小队就不用说了,一旦短兵相接后,迫击炮这样的小炮,还不如一个烧火棍,虽然每个迫击炮小组有几个步兵护卫,但和三营步兵连的战士相比,还是有不少的差距。

    机关枪小队也差不多,虽然日军变态地会在歪把子轻机枪上加刺刀,但那必须是有神力的大力士干的活。

    一把空的轻机枪都有十几斤了,怎么和轻一半的步枪来比,挥舞几下子,估计力气就没了,再说,轻机枪的长度远不如步枪,一寸长一寸强。

    在长度和灵活性上,轻机枪完败步枪,唯一的只有在重量上,可以扫打一下步枪的枪杆,那也就是几下子,时间一久,再有神力也不济了。

    重机枪兵就不用说了,虽然几个弹药兵有步枪,但机枪手大部分是空手,最多是一把手枪或是短枪。

    所以,当只有一百来个有步枪的鬼子,面对近五百个有步枪刺刀的三营步兵,结局可以想象了。

    也就是强悍的鬼子,才敢迎战,才能扛住这么久,换一般的部队,根本扛不住这么久,早就崩溃了。

    拼刺和远距离的枪战不一样,是非常残忍血腥的,很多人是从心理上先认输的,才到身体上,从个体的溃逃到集体的溃败。

    三营三个步兵连被往死里训练了好几个月,连这个年都过得不安生,身上都被磨了好几层皮下来,战士们不管从体力储备上,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