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8. 干不过鬼子的九二步兵炮(第1/2页)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日军还是那套步车协同战术,四辆豆战车在前面哼哼地爬着,每辆后面跟着一小队士兵,保护着战车不被侧后迂回上来的国军给炸了,也时刻准备着抵近射击和冲锋。

    而且在后面应该还有日军的迫击炮和重机枪阵地,准备实施远程的火力支援,还有大队士兵,等着前头一得手,马上冲锋过来占领国军的阵地。

    由于第一次干过鬼子的战车,七连已经积累了些经验,新兵也没有像第一次那么恐惧了,毕竟是经历了第一次了。

    这次是轮到一排守第一道防线,牛牯叫着大家不要慌张,等鬼子战车近了再听命令,一排做好爆破组和掩护组的准备,其他的掷弹筒、重机枪、迫击炮全部隐蔽,不得暴露位置。

    眼看着豆战车到了一百五十米内了,牛牯命令已经瞄准好的三组掷弹筒兵,同时开始发射榴弹。

    “噗”“噗”“噗”,掷弹筒的榴弹发射升空,划着一道道抛物线,掉落在豆战车屁股后面,大家以为又要像上一次一样,把战车后面的鬼子小队给炸趴下了。

    没想到,这次未能如愿以偿,在掷弹筒的榴弹还没落下来的时候,那些鬼子就快速自动趴在地上了,榴弹虽然炸起一阵阵烟雾,但基本对趴在地上的鬼子没有作用。

    毕竟这个掷弹筒的榴弹和和手榴弹差不多,落地后才爆炸,破片弹片向上或向上斜向飞溅,杀伤站立的士兵,而对趴在地上的士兵,很难有杀伤效果。

    如果有榴霰弹就好了,那就可以在敌人头顶2到3米处爆炸,数十枚杀伤弹丸就会想下雨一样倾泻到敌人身上,鬼子即使卧倒隐蔽也毫无效果,血肉之躯在它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在那个时候,国军在德制75野炮里装备了榴霰弹,日军在三八式野炮也有装备榴霰弹,但在阵地战中双方步兵胶着时候使用的不多,怕误伤到己方士兵。

    最早的野战炮是采用榴霰弹攻击敌军步兵队列、以及后来出现的散兵线,但在一战后,因堑壕的大量发展而逐渐式微。

    即使有这种榴霰弹,三狗他们阵地里也不可能会装备,一个连级单位、甚至是营级,都不可能装备75野炮的。

    当时国军的野炮大部分是集中使用,有专门的炮兵部队,如独立炮旅/团,除了非常特殊的情况,否则都不会分散到营级单位下的。

    ……

    当年的日军不但不是横店里的傻子,而且在战术素养、单兵素质、平均学识等,都比现代影视剧的某些编导、当年的国军士兵好很多。

    所以,人家在战车屁股后面吃了一次掷弹筒榴弹的亏,就不可能再吃一次亏,这战争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或是在演影视剧,可以儿戏的。

    在残酷的战争中,一次不慎,就会招致杀身之祸,换那些演员上去,也不会那样傻乎乎地不想办法地等着被人搞死。

    在战争中学习、成长,是每一个士兵和指挥员必须要做的事情。毕竟自己是命是比任何事情都要宝贵的。

    在战争中,人类为了自己宝贵的性命,会把自身的智慧应用到极致,优胜劣汰,那些不学习不成长不动脑子的,自然就很快被淘汰。

    而那些能活下来的老兵油子,则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大量的保命求生技巧在战场上百花齐放。

    ……

    鬼子一看到国军在发射掷弹筒榴弹,马上趴下来,前面的战车也放慢速度,让后面匍匐前进的士兵,能跟得上步伐节奏。

    这样一来,国军的掷弹筒榴弹就奈何不了战车后面的鬼子了,而且在同一时间,鬼子的迫击炮就开火了,打得七连的掷弹筒兵狼狈不堪,四处躲藏,才能有机会发射。

    鬼子的迫击炮一响,三狗他们的三门迫击炮也马上配合起来,和鬼子对射,可这次,鬼子学乖了,不和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