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3章 大明宫后宫(5)(第1/2页)  诗意的情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宫后宫张宝同 20171130

    大明宫规模巨大,是明清紫禁城的三倍。地方大了,里面的人自然就会多,有诗说“后宫佳丽三千人”,其实唐朝的后宫佳丽多达数万。嫔妃是中国古代帝王侍妾的统称。嫔原指女官,妃指地位次于后的妾。据记载,周代的制度是:“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除皇后之外都是妾侍。为了管理,唐朝的嫔妃分为八个品级。除过皇后,还有正一品为夫人c正二品为九嫔c;正三品为婕妤,正四品为美人,正五品为才人,这三个等级人数均为九人,合在一起统称二十七世妇;正六品为宝林,正七品为御女,正八品为彩女,这三个品级的人数均为二十七人,合称八十一御妻,总计121人。玄宗时宫女增至三千。白居易诗句“后宫佳丽三千人”并非虚夸。肃宗宝应元年(公元七六二年)放入宫者三千,也足证确属事实。

    唐朝选拔嫔妃多采取礼聘c采选c进献等方式。据记载唐朝后宫中较为出名和有权势的后妃多为豪门世宦家族。因为唐朝皇家会首先在豪门大族的女子和士宦人家美名远播的女子中进行挑选,然后礼聘入宫。这些礼聘入宫的女子大多出身高贵,气质高雅。她们有的来自皇亲国戚,有的来自权门贵族。如太宗徐贤妃,以才学驰名,聘为宫中才人;武媚娘以美色礼聘入宫,后做了皇妃。这些礼聘入宫的女子,受到皇家的特别优待,往往一入深宫就予以册封,成为有名位和身份的妃嫔和女官。而采选的方式是唐代宫廷定期向民间采选良家女子入宫,充实后宫和太子东宫以及诸王王府,再从入选的良家女中选取更好的册为嫔妃c太子妃c王妃。这些女子除了姿色出众和有特殊机遇而选为妃嫔的以外,大多数以普通宫女身份供职宫中,了却一生。事实上,只要美色和才艺超众,不论出身是贵是贱的女子都有可能脱颖而出,登上后妃宝座。因为皇帝看重的不是门第c身份,不分贵贱,只看重姿色,凡是容貌美艳,不管出身是什么,也不管是否婚嫁,全力虏入深宫,以供自己受用。还有一种方式叫进献,一些醉心于仕途的官吏往往将色艺俱佳的女儿和治下才色双绝的女子进献给皇上,送入后宫。唐代著名诗人和大臣崔湜于个人前程的考虑,甘心将美艳的妻子c女儿献给太子,送入太子东宫,从而获得高官。

    嫔妃们伺候皇帝的时间集中在晚上,为了体现人人有份,又兼顾尊卑有别,皇帝每月的夜生活安排是按照月亮的阴晴圆缺来安排。每个月的前十五天,月亮越来越圆,而后十五天则渐渐变缺,所以,初一到十五就由地位低的御妻一直轮到最高的皇后,而从十六到月底前则反过来由地位高的轮到低的。其中,皇后的福气最好,可以在十五c十六独占皇帝两天。而数量最多的八十一个御妻只能在每月二十二到三十的这九天里,每九个人共同伺候皇帝一夜。可怜的皇帝们白天忙政务,晚上忙御妇,一夜九人,而且要连续九天,那种痛苦是常人很难体会的。不过这也正体现了唐朝的人性化,试想在清朝,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翻牌子,如果他看不上的女人,一辈子都等不到见面的一天。在清朝,不知道多少女子在皇宫里守了一辈子活寡。而唐朝的轮岗侍寝制则取消了皇帝的选择权,使每一个女子都有机会得到温存,不管皇帝本人愿不愿意。男女平等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这也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长期培育,所以武则天成就帝业才变得相对容易。

    后妃们虽然生活优裕但却争宠c争位,往往命运不佳。见于史书的唐代36 个后妃,有15 个结局凄惨:九个死于政敌毒手;两个死于争宠;两个失踪;一个自杀;一个获罪而死。宫中既然是后妃们享乐的天堂,后宫成千上万的女子自然希望登上后妃宝座,有得意的,自然就有失意的,妒嫉c孤独c忧愁c烦恼,命运莫测,惴惴不安,惶惶终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