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五章 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思密达(第1/2页)  大明女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深入险境,他们不再使用上下级的军队称呼,都改成了寻常的叫法。

    四人分别唤作小卢,老吴,小林,老朴。

    嗯最后一个人的画风不太合群,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

    秦良玉作为一队之长,自然称呼要特别一点,她让大家称呼自己为“秦哥”。

    卢锡文和林峰都是跟着秦良玉好几年的老人儿了,虽然他们两人年纪都要比秦良玉大一些,不过知道秦姑娘的手段,自然是没二话的。

    老吴和朝鲜族的老朴就有点抹不开面子了,冲着一个十七八的小姑娘叫哥,他们张不开这个嘴。

    秦良玉也知道前面的路还需要仰仗这两位老把式,也就没多要求。

    过了鸭绿江大概50公里,先是抵达一个叫做龟城的城市,按照之前的情报,这个城市尚未被倭军攻陷。

    继续南下,是一个叫安州的地方,这里就已经沦陷了,再往南就到平壤了。

    五个人过了江走了一天一夜,经常能够看见逃难的朝鲜老百姓,只不过方向有点出乎大家的预料,这些老百姓多是在往回跑。

    询问之下,方才明白缘由,他们都是之前从平壤周边的乡下躲到鸭绿江边沿线避难的。

    可现在过去好几个月了,朝鲜收复无望。

    王室官员和朝鲜士兵起码有明朝的供给,可老百姓就苦了,没得吃也没得穿。

    他们逃难的时候才是五月份的初夏时节,现在都是九月的初秋了,一天天的凉下去,普通百姓哪有什么积蓄和储备,不冒险回家,只能活活冻死或者饿死在鸭绿江边。

    又是秋收的季节,一年的收cd在家里,所以这些穷苦的朝鲜百姓们也没别的选择,只能提心吊胆的回家去。

    不过这倒也给秦良玉他们行了个方便,他们一个个的戴着斗笠,低着头跟在返乡的群众队伍里,也算是个掩护。

    此刻,他们已经过了龟城,在前往安州的路上。

    初秋的季节,白天还是有点热的,可太阳一下去,凉的也快。

    嗖嗖的冷风袭过,秦良玉缩了一下脖子,说了句:“好凉快啊。”

    老吴却仰着脖子看了会天,怔怔说道:“秦咱们得快点了,今晚咱们得计划是住在安州附近的,估摸着还得有二三十里地。”

    说话间,一声炸雷从天边响起,眼瞅着要下雨了。

    压了压斗笠,都不在废话,埋头行走,脚下却都是快了几分。

    又过了一袋烟的功夫,又是轰隆隆的几阵雷声,这回的声音已经是从头顶上传来了。

    紧接着,噼里啪啦从天而降的,竟是比秋雨更麻烦的存在,玉米粒儿大小的冰雹。

    秦良玉听着声音不太对,一抬头,都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几颗雹子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

    秋风秋雨,顷刻间凉彻众人身心。

    没辙,这个时节,在这种冰雹之下不能待着。好在前面不远处,似乎有一间破旧的小庙,秦良玉等人看到许多朝鲜百姓都在无脑的往里跑着。

    互相吆喝了一声,也都跟着进去了。

    果然是一座已经废弃的寺庙。

    所有避雨的人,不管是朝鲜人还是秦良玉等人,围坐成了一个半圆形。

    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后,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人物变得越来越中国。从中国传到朝鲜后,也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所以朝鲜寺庙中的人物和中国寺庙里的人物样子有些差别。虽然还是那些人,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身材和脸型,看起来都很朝鲜。

    互相问了一下,没人着凉什么的,便打算今天晚上在这里将就一晚了。

    秦良玉先是饶有兴致的看了一会儿这些花里胡哨的的佛祖们。

    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