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丞相有野望(第2/3页)  乱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称之为罗马的大国,便马上意识到。

    “难道丞相打算联络那甚的骡马国,共击大食?”

    说话间,第五琦还暗暗的腹诽着,这西方的大国还能有多开化了?连国名都离不开骡子马的,所以便将秦晋口中的罗马与从前的匈奴鲜卑,现在的突厥回纥归为一类了。

    不管怎么说,倘若极西之地的罗马当真与突厥回纥一般的强大,也的确有资格作为唐朝的盟友,共击大食。

    “使者是秦琰派出去的,估算时间,现在可能已经过了波斯,但这一路上千山万水,又要经过许多战乱之地,能否安然无恙的抵达罗马,还是个未知数,不能指望的过多,但也算聊胜于无……”

    秦晋说的轻描淡写,但第五琦还是能看出来,他还是抱着不小的希望的。

    他再一次将话锋拉回到正题。

    “秦将军若能出兵救援河西,或可立即动身。”

    实际上,吐蕃兵对后勤的依赖远远小于唐军,所以准备起来也容易的很。

    现在张掖危在旦夕,凉州已经陷落,整个河西的沦陷已经在所难免,如果按部就班的出兵,张掖必然不能久守。

    秦晋却道:

    “吐蕃兵不走河西,而是沿着这条大山脉,经由象雄、麻羊、勃律直击疏勒镇!”

    疏勒是安西四镇最西边的一镇,也是安西通往河中的必经之地,只要掐断了这里,河西的大食人就与大食国失去了联络。到时候,关门打狗,抑或是瓮中捉鳖,都易如反掌。

    听了秦晋简单描述的谋划,第五琦觉得自己此前的担心的确有些多余了,他丝毫不怀疑吐蕃兵的战斗力,象雄、勃律等国原本就是吐蕃的属国,后来朝廷虽然灭了勃律国,但终究是鞭长莫及,所以吐蕃能够从劲敌摇身变为大唐的忠实鹰犬,还真是个意外之喜。

    不过,第五琦却有些担心:

    “现在所虑的,只是吐蕃归附时间尚短,只怕驱策过度反会激起变乱啊!”

    秦晋认同的点了点头。

    “相公所虑甚是,所以河西之战,一旦开始,须在半年内尽速结束。”

    第五琦又想了想,似乎若有所悟,指着地图上身毒国的位置,问道:

    “让吐蕃兵由身毒国去攻打大食国呢?”

    秦晋摇头道:

    “身毒国多河流,又气候炎热,由此行军,又不知经过小国数十上百,吐蕃兵又耐寒畏热,没等到达大食国,在路上就得因为疫症和骚扰锐气尽失。疏勒则不同,与吐蕃近在咫尺,又是我中国属地,胜券自然稳稳在手。”

    在秦晋看来,直接攻击大食国的呼罗珊是不靠谱的,饭总得一口口吃,先打败了优素福号称三十万的大食兵,呼罗珊总督手底下怕也就无兵可调了。

    到那时,唐兵自可乘胜西进,一面收复失地,一面进击大食国在河中的势力范围。

    所有的计划都是仔细斟酌之后才确定的,不过秦晋所担心的并非战争本身,而是以朝廷现在的实力能将战争坚持多久。

    念及此,秦晋又道:

    “相公支应财计,能否撑持得住西征三年之数?”

    第五琦一愣,下意识地问道:

    “难道丞相计划中,这仗要打三年?”

    “不,是两年!但总要准备的宽泛些,以应对不时之需要!”

    “河西与安西之地,如果顺利的话,有半年时间足以,丞相计划两年光景,莫非要一战灭了大食国?”

    在第五琦看来,秦晋和神武军平定了持续六年的 叛乱,携大胜之威灭西域一国也不奇怪。

    不过,秦晋却苦笑道:

    “大食国地跨东西有上万里,灭其国岂是易事?现在惟愿一战而得西域边境五十年太平足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