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五十四章:大夫的心思(第2/3页)  乱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豫的砍下你的首级!”

    李璘登时愠怒,指着李偒大喝:

    “放肆!”

    韦子春和薛鏐都是频频皱眉,这父子俩就像前世的冤家一般,只要在聚一起,说不上五句话就必然会争执起来。

    大计定下以后,李偒当即命令部署连夜动作,一万精锐护军,护着永王李璘先一步起行,沿着长江东下而去,直奔金陵。与此同时,江陵也需要人马镇守,薛鏐便被委以重任,以大都督府长史之名义留下来负责镇守。

    ……

    长安,李亨重责了魏恒之后,总觉得心中郁闷难解。如果魏恒私自逃回了长安,那么李璘果真心内坦荡,就该派人到长安来解释。不过,此前李璘的表现也是让李亨心生不满,他曾下诏命李璘返回程度侍奉太上皇,那个一向温顺乖巧的弟弟居然拒绝了,而且还说出了一个他不好拒绝的理由。

    当时,安禄山部叛军以重兵挺近江陵,李璘直言如果自己返回程度,对当地的军心士气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衡量大局之下,李亨只好捏着鼻子默许了李璘的行为,但不满和疑虑的种子已经种下,伺候只要有个风吹草动,都不免令人心揪不已。

    在魏恒返回长安的第三日,来自江陵的使者也紧随而至了。

    见到李璘亲笔手书的信笺以后,李亨总算长长舒了一口气,事情的真相果如他此前预料的一般。

    于是,为了安抚李璘和以正法纪,魏恒被处以腰斩之刑,即刻行刑。同时,李亨又封了李璘两个尚在襁褓中的幼子为王,如此以示自己对他的信任和宠爱。

    现在的当务之急可不是彻底处理解决他们兄弟之间的矛盾,而是房琯已经东出的十余万大军,在东都洛阳的战事未曾尘埃落定之前,一切隐患都不能轻易的揭开来。现在的朝廷毕竟兵力有限,不可能同时应对内忧外患。

    这些都是一个为君者应有的筹谋,而李亨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李璘的兄长,出于兄长对幼弟的关爱,他也忍心将李璘当做仇敌,也不相信李璘会如此对待自己!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和笃定,李亨重处了魏恒以后,又重赏了李璘。与此同时,新一任监军也将与天子诏书一同抵达江陵。

    秦晋对李亨的做法大体上还是跳不出毛病的,当此之时绝不能计划矛盾,必须将其搁置起来,只有房琯大军获胜以后,朝廷才有足够的精力腾出手来,剪除这一大祸患。

    他与李亨不同,没有兄弟感情的包袱,又有着对历史进程的了解,知道李璘其人早晚必反,以现在的情势来看,迟些反要远远好过过早露出反意。

    然则,郭子仪则有着与秦晋截然不同的看法。

    “大夫恐怕要一厢情愿了!”

    秦晋讶道:

    “一厢情愿?难道李璘已经等不及了?”

    他搜索着记忆中关于李璘的所有记忆,可惜并没有关于李璘何时造反的确切日期,因而也只能通过各种已知的情况作出推断而已。

    郭子仪思忖了一阵,才慢慢说道:

    “等不及的绝非永王,而是襄城王!”

    襄城王李偒是李璘的嫡长子,这一点秦晋是清楚的,可那个李偒今年满打满算也才十九岁而已,他真的有足够的能力影响资历和威望都远胜于他的李璘吗?

    思量了一阵,秦晋猛然起身,在帅堂一角的大唐全图前站定。这是他凭借记忆中的标准地图所绘制,虽然也是粗糙的很,但比起当世的那些抽象画一般的地图已经明晰了不知多少倍。

    江陵就是汉时的荆州,此地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乃“七省通衢”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李隆基让李璘坐镇江陵,实则是有着极为复杂的目的。

    秦晋在地图前盘算着,把李璘从身边放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