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6章 房玄龄的疑惑(第2/3页)  唐时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知您还有什么吩咐?”

    被李世民瞅得有点儿心慌,房玄龄终于不再装沉静,率先开口问出声来。

    李世民再度抬手,把殿内的内侍与宫女全都打发了出去,这才淡声向房玄龄问道:“对于这次晋阳公主在涪川遇刺之事,房卿是怎么看的?”

    房玄龄心中一紧,没想到李世民会这般直白地向他询问刺客之事。

    “那些人胆大包天,微臣闻之,亦是极为愤概!希望赵统领能够及早追究出真凶,为晋阳公主殿下讨还一个公道。”

    李世民眉头一皱,这种万金油式的回答并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房卿不必有所顾虑,今日这殿中只有你我君臣二人,心中所思所想,尽可畅所欲言,纵是说错了,朕也不会怪罪!”

    房玄龄恭敬无语,严格来讲,李世民的人品他还是比较相信的,连魏征那个口无遮拦的大炮嘴李世民都能容忍得下,房玄龄相信,论起说话的方式,他可要比魏征那头倔驴艺术多了。

    “圣上明鉴,微臣刚才所言,即是心中所想,不敢对圣上有半分欺瞒。”

    “好!”李世民双目微睁,直声问道:“那你来告诉朕,这满朝的文武之中,谁最有可能会是这次刺杀事件的幕后真凶?”

    房玄龄伸去端茶杯的右手稍稍一顿,口中泛起了一丝茶水入腹之后所泛起来的那种独特苦涩。

    这杯茶果然不是那么好喝的。

    “谁是幕后真凶微臣不知。”李世民的脸上闪现出一丝不喜,房玄龄接声道:“不过,整个朝堂之中,能够把事情做得这般天衣无缝,甚至连皇上您在事前都毫无所觉的人,其实并不多。”

    李世民的眉头稍松,这才是他想要听的干货。

    这个话题,之前赵德全也跟他提过,却被李世民直接厉声制止。可是现在,同样的话题,李世民却似乎更喜欢听房玄龄在这里跟他亲自掰扯。

    “首先,几位在京的皇子殿下,包括皇太子殿下,都有这个能力。其次,中、门下、尚三省中的首脑,包括微臣在内,也有这个能力。最后,也不排除宫中的某些嫔妃或是个别皇亲外戚。”

    说完这些,房玄龄便不再多言,他知道,今日便是他不说出来,也挡不住李世民心中这般猜想。

    朝中能够将刺客折消息封锁得这般隐秘,事后更是清扫得如此干净的人,本来就没有几个,房玄龄相信,李世民的心中的猜疑,多半都逃不脱他刚刚所列举的那些人员之中。

    事实上,刚刚听到李世民这般询问于他,房玄龄在心中紧张的同时,亦是暗暗松了口气,李世民能够这般当面问询于他,这说明,李世民对他的猜疑应该是已经排除了。

    果然,听到房玄龄这般诚肯地说讲,李世民的神色不自觉地就放松了许多,“玄龄,你怎么把你自己也给算进去了,对于你,还有辅机、登善这班老臣,朕又岂会信不过?”

    “只是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棘手,在没有查到确切的真凭实据之前,实是不宜追查过甚……”

    房玄龄轻轻点头,从他知道废太子与晋阳公主在涪川遇刺这件事情之后,他就对今日的局面有所预料。

    这件事情不管是谁做的,哪怕皇上的心中确实极为不爽甚至于是极为愤怒,到最后最大的可能也还是不了了之。

    反正废太子与晋阳公主都无恙,只要幕后之人不再出手,不再触怒圣上,日后都不会再有人去故意提起。

    废太子毕竟是废太子,他现在的身份地位,注定着他最终也不可能会得到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对待。

    为了一个废太子,在没有一点儿明确证据的前提下,哪怕是李世民这个皇帝,也不可能会轻意去怀疑或是调查他们这些足以动乱朝局的老臣以及那些受宠的皇子与妃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