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94章:从梨到礼到理(中)(第1/2页)  舌尖上的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的梨子不好吃反倒是小的梨子好吃这一点其实很正常。
    冻梨和普通的梨子不同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储存有的还经历了上冻再化冻的反复过程梨子内部的水分在解冻和化冻的时候自然破坏了梨子本身的结构口感发柴也就难以避免了。
    还有在北方干燥而寒冷的冬季冻梨的水分放置在空气中会自然的缓慢挥发。
    也许梨子的形状还不会发生太明显的变化但现在是开春时节这时候的冻梨经历了一个冬天味道是很难保持原本你的甘甜多汁的。
    特别是大的梨子表面面积大放置的时候也容易放在外围更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口感和味道。
    反倒是小一些的梨子表面面积小又容易落到梨子堆里这种水分挥发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反而更容易保持原来的味道。
    当然这可能是一个特例但就算普通的梨子也不能简单的根据个头的大小来判断它们是不是好吃。
    何况影响梨子的味道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品种成长时候的气候和阳光状况等等。
    今天朱先生特意带了几个冻梨过来其实早就知道大的梨子已经因为水分挥发发柴了而小的梨子反而容易保持原本的味道。
    他就是想通过这个实践的例子来教育孩子们一些东西……
    小鱼儿见是这个结果立刻把自己手上的小梨子去换了小虾米手上的大梨子“二妹你吃姐姐这个梨应该比你那个大的好吃不少。”
    小虾米赶紧向姐姐道谢孩子们之间团结友爱让杨怀仁感觉很舒服也很为孩子们感到骄傲。
    朱先生道“你们几个兄弟姐们之间看来已经很懂得谦让的道理了先生我很高兴。”
    孩子们得到了先生的夸奖忙一齐向朱先生恭恭敬敬地施礼表达他们的谢意。
    朱先生问“你们现在想想现在和孔融让梨的故事又能让你们想到什么?”
    大官这下反应最快他答道“先生学生想到一些只是不知说的对不对。”
    朱先生慈爱地看着大官笑道“做学问哪里来的那么多糟杂规矩?”
    大官这才说道“假如当年孔融的父亲给自己的孩子们拿回家的那些梨子也跟我们手里的这些例子类似是大的不好吃小的反而好吃那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截然不同了。
    学生能想到的是表面上是孔融让梨给他的兄长但实际上确实他的几个兄长疼爱他他们早知道父亲带回来的梨子是小的好吃所以才故意让孔融拿了小的梨子。
    至于后来孔融被大人们称赞也是他的兄长给弟弟机会在大人们面前展现他好的品德而已。
    结合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刚才实际发生的事例学生现在虽然不敢确定但却能得出一个结论。
    孔融让梨的故事确实是教育我们要懂得谦让的道理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但客观的说故事里让梨的却不一定是孔融也有可能是他的几位兄长。
    想来孔家乃是圣人之后孔融能从小就养成了优秀的道德品质他的几位兄长品德上也一定不会比他差。
    只是因为孔融后来的名声比较大当时让梨的时候又是属他年纪最小所以外人看来他让梨的行为是极其具有代表性的所以就有了孔融让梨的故事。”
    大官的一番长篇大论让朱先生很满意“你小小年纪能有如此悟性确实难能可贵很好很好。”
    大官忙谦逊的再次向朱先生施礼致谢“学生不才是朱先生教导的好。”
    小鱼儿他们几个也赶忙学哥哥的样子给先生施礼。
    一旁的杨怀仁简直就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的大儿子也还不到十岁呢一个九岁的小孩子竟然能说出那么复杂的分析和道理来这简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就刚才大官的一番话杨怀仁自认想不到更说不出来一个普通的小故事在他看来也就是那么回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