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66章:出殡(第1/2页)  舌尖上的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帝出殡的这天天色又阴沉下来杨怀仁觉得赵煦驾崩的那一天下着大雪出殡的这天又天色阴沉这也许是老天真的为了赵煦的死而感到悲伤。
    杨怀仁内心里也是为这个朋友的过世而感到悲伤的只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那种悲伤已经变淡了也变成了一种祈福。
    如果有天堂的话杨怀仁觉得还是应该有赵煦的一席之地的他这一生也许做了不少糊涂事但坏事却没有几件起码是不会下地狱的。
    从龙武卫里精挑细选的三千将士也都做好了准备穿上了华丽的铠甲只是铠甲之外又套了一层白色的夹衫。
    白色的轻薄绢帛掩不住铠甲的光亮却象征了将士们对皇帝的哀悼十八尺长的钺戟上挂着白色的幡子两队人排成长长的队伍分立左右倒是气派非凡。
    赵煦的棺椁是金丝楠木做的实际上也看不到楠木的材质了并不是厚厚的桐油遮盖住而是在棺椁的表面装饰了太多的金箔还有许多各色的宝石。
    怪就怪在这里明明就是一口盛了死人的棺材却要装饰的这么华丽好像是一件商品一般。
    杨怀仁很不理解这样的做法还有那么多陪葬的精美物品也都是华丽异常这样子下葬就算现在没有人敢去打扰再过几十上百年的也怕那些盗墓贼啊。
    但杨怀仁在这件事上没有什么发言权历朝历代的君王过世后都是如此好像不这样显示不出王朝的辉煌一般。
    又是繁琐而复杂的仪式当杨怀仁看见大壮不停的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又是祭祀又是跪拜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个多月的工夫让大壮消瘦了不少。
    不难想象大壮一个人在宫中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尽管他贵为太子也即将成为未来的皇帝可那些繁琐的规矩他是唯一一个一点儿都不能违反的人。
    复杂的仪式也就算了可对一个还不到八岁的孩子来说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只能吃青菜豆腐不能吃肉肯定是受不了的。
    孩子的身体还在发育这种饮食条件之下不瘦那才叫怪了。
    杨怀仁很心疼可他也没有办法作为赵煦的儿子大壮吃斋的日子照最传统的规矩还要有一年的时间。
    杨怀仁能做的也只有尽力去找一些植物蛋白比较丰富的食材弄几道味道还不错的菜式然后告诉御膳房的御厨们尽量合理安排大壮的膳食。
    出殡的仪式就进行了整整一天第二天天不亮皇帝的棺椁才正式离开皇宫向西从西门出城前往皇陵下葬。
    杨怀仁算是幸运的因为他是负责这趟皇帝出殡的大将军所以他带领一批将士走在前边开路后边追随着皇帝棺椁的那些朝臣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在礼部礼官的带领下上千人身穿素服为首的自然是披麻戴孝的大壮他们三步一小哭十步一大哭形式严谨地进行着送葬的所有仪式。
    杨怀仁带队在前边差不多一里地的地方还是能清楚的听见身后浩浩荡荡的队伍里发出来的十分有节奏感的哭声。
    杨怀仁内心里是很厌烦的葬礼持续了这么久了大概真正因为赵煦的驾崩感到伤心的人早在赵煦离世的前几天里也早已经哭够了。
    所以现在的哭声就显得有些假或许那些官员们哭的确实撕心裂肺伤心欲绝的表情也做的很到位可不管怎么着杨怀仁就是听不出这有节奏的哭声里还带着任何的悲伤。
    杨怀仁也很想回头去大骂他们这种形式主义大于实际意义的行为可毕竟只是想想而已既然知道这只是形式那干嘛还去较真呢?
    队伍走的很慢从出宫门到西门明明只有六里地的距离可队伍却走了足足两个时辰。
    等把皇帝的棺椁送到城门外天色已经大亮了阴沉的天空让人的心情十分压抑结了冰的金明池上覆盖的白雪却反射出了明亮的光芒。
    城外风大寒意也更甚那些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官员们不少人脸上都出现了冻住的泪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