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 魔教圣姑金安19(第1/2页)  炮灰逆袭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旭日东升,光明冲破黑暗的束缚,战争落下帷幕,城外淡淡的血色弥漫,城内的百姓露出久违的笑脸。

    凌风死在荒郊野外,公孙坞中毒身亡,凌风的走狗被一网打尽,事情尘埃落地。

    北地拱手相让,叶东和唐柠功成身退,天下一统,立国号为姜,徐渊登基为帝。乱世中,北地百姓食饱衣足,吏治清明,安居乐业,欣欣向荣,因心怀怜悯唐柠被封为公主。

    公主只是个不值钱的封号,藩王有偌大的封地,公主虽然有,可真的只是可怜的一点点又不能世袭,有和没有根本就没什么差。

    公主的封地军政大权不归自己管,她们只是要封地的税收而已,说实话税收有没有真无所谓,难不成圣教差这么点钱。

    吞掉北地,只给这么点赏赐,说起来实在是吝啬。

    只是换做是她,只怕也会选择这么干,圣教人才辈出,本就是江湖组织,若是和权势有大的牵扯,将来肯定会成为庞然大物,威胁大姜的江山,江山覆灭和不厚道,不傻的,自然是选择不厚道。

    虽没有在权势上有半点退让的意思,可珍宝赏赐什么的,半点不手软,一副搬空国库的架势,无非是不想叫世人诟病。

    只是在国库空虚百废待兴之际,这么干,是不是有点不稳妥,武将的心思,她有时候真想不明白。

    他带兵打仗如有神助,可治理国家和打仗是两码事,毫无经验的人可能会将国家治理的一团糟。

    只是有个用兵如神的君主实在是幸事,他能不能做个千古明君,尚不可知。可徐渊绝对是个好将军,打得突厥节节败退,打得大齐畏手畏脚不敢造次,短短时间就将大姜的江山牢牢守住,不叫外族有任何可乘之机。

    强势的将军皇帝,没有偏安一隅的心思。

    年轻的君王野心勃勃只想开疆拓土,改变以往和亲政策,选择以武力的方式保住大姜的江山,北击匈奴,南征大齐。

    能不能征服,尚不可知,一改旧朝的懦弱,无比强势地出现在人前,百姓官员,前所未有的支持,热情高涨。

    只是无奈国库空虚,打仗无疑劳民伤财,多年来战火连天,百姓自是遭罪又受苦,咬咬牙免三年赋税徭役,发展民生,休养生息。

    徐渊不是个享乐主义者,低调从简,实在是个勤俭节约的皇帝。

    百姓感恩皇帝仁慈,苦难的生活迎来结束,幸福的生活正悄悄来临。新进的官员则感恩圣教,朝代更替,皇帝自然免不得栽培自己的势力,若说科举给寒门子弟提供青云之路,圣教创办的学堂则是攀登青天之路的入场券。

    北地向来被视为蛮夷之地,可如今各地的官吏职位上的空缺顶上多是北地的读书人,不光学识出众,做事有条不紊是实干派。

    徐渊能不能成为千古名帝,现在不能妄下定论,圣教名垂千古,圣姑的名头载入史册,绝对会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两年停战,缓过来,徐渊跃跃欲试,发挥三顾茅庐的精神,请萧潜出山,打造兵器,有神兵锐器在身,打仗的时候,定是如有神助。

    矜持着矜持着,矜持不下去,萧潜包袱款款奔向都城,唐柠和叶东在车厢内,她是去考察考察圣教在南方的境况,叶东纯粹是来游山玩水的。

    车厢外表瞧着不起眼,但实则低调奢华有内涵,重金打造可以说免去颠簸之苦,一路上悠然闲适,萧潜不忘督促唐柠学习奇兵诡道,天知道他不过是半吊子的水准。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虽不是谋士的料,可他制造兵器的天分真的是没的说。

    路过尼姑庵,瞅见年轻尼姑精致的眉眼,只是可惜叫刀疤毁掉美感虽说两年未见,可唐柠依旧能辨认出,年轻尼姑就是水清浅。

    既然遇见就是缘分,若是她遭受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