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七十八章命数天定(第1/2页)  明朝假太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朝假太监第671章命数天定大军明日开拔,在临行的前一天傍晚,孙承宗奉调从沈阳赶了过来。

    叶珣早就得到消息,带着十几个侍卫,一直迎到了十里开外。

    孙承宗每年都会回京述职,算下来,他在辽东巡抚的位置上,已经干了近八年。

    这八年多的时间里,辽东在他的治理下,各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如今不但辽东境内再无乱匪,还成了朝廷重要的粮食产地。

    叶珣招孙承宗来的文书上,并未说明要他来干什么,但一见孙承宗的行装,叶珣就笑了,这老孙同志,还真是了解自己,竟然猜到自己找他干什么来了。

    孙承宗显然也没想到叶珣会亲自出迎,离着很远,就赶忙滚鞍下马,然后一躬到地,高声道“怎敢有劳公公远迎?死罪、死罪!”

    叶珣也跳下马,笑着迎过去,亲手扶起孙承宗,笑道“老兄弟了,不必多礼,看来孙大人是猜到本公的心思了”

    “叶公公来辽东却没有第一时间召见下官,大军准备妥当之后才招下官来见,下官若是再猜不出公公的想法,那就太愧对公公的栽培了”

    叶珣带儿子来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孙承宗等人,等方振儒他们接走儿子,孙承宗才知道叶珣把小皇帝带来了,只是他知道的太晚,想要拜见也来不及了。

    以孙承宗的为人,本来对这件事也是极不赞成的,不过是没机会阻止而已。

    孙承宗久在辽东,对辽东的情况可谓了若指掌,跟朝中那些大臣想的不一样,他是赞同叶珣侵吞朝鲜的,因为他知道,早在汉朝的时候,中原朝廷就曾在朝鲜半岛设立郡县,所以严格说,朝鲜也是中原王朝的国土,现在是到该收回来的时候了。

    跟志同道合的人说话也省事,两人将战马丢给侍卫后,就并肩向大营走去。

    “方大人和刘大人临走时,曾给本公提了一些建议,说是暂时要对朝鲜施行军管,孙兄意下如何?”

    “军管只是暂时的,却非长久之计,况且目前朝鲜虽然被女真占领,但各地的城守仍多为朝鲜人,若是贸然换之,恐怕不见得会起好作用,下官的想法是先派驻军,然后将这些地方官的家眷迁移到山海关里去”

    “朝鲜历经战乱,正是久乱思治的时候,以武力威慑,以钱粮安抚,同时在慢慢以文化侵蚀,不出几年,必可达到公公预期的效果”

    叶珣叹了口气道“有孙兄在,朝鲜无忧矣!孙兄还有什么要求?”

    孙承宗摇摇头道“要求到没有,只是一点想法和建议罢了,一是朝鲜王族不能留在朝鲜,另外还应在朝鲜征招军队,然后也拉到中原去集训,不过训练完了,也就无需再回朝鲜了”

    “这些事就由孙兄全权负责,朝廷这边一定会全力支持的,另外有件事还要告诉孙兄,我已经把皇太极放到日本去了”

    听了叶珣的话,孙承宗先是一愣,随即笑道“怕也只有公公有这么大的气魄吧!这个主意不错,起码短时间内,日本是别想恢复元气了,不过下官不建议占领那个地方”

    江南的倭乱并不久远,跟叶珣一样,孙承宗对那些小矬子倭人,也同样没有半分好感。

    叶珣点头道“横跨大海,朝廷根本无力掌管那里,所以让那里永久地乱下去,才最符合我朝的利益,日本是由几个大岛组成的,日后可以尝试多建立几个国家,这样他们就有事干了”

    弱肉强食,从来都是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如同聊天一般,朝鲜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

    皇太极已经做好走的准备了,在朝鲜待了快八年了,许多将士都已经在这里安家,所以如果宣扬出去,肯定会有不愿意走的,也就难免会弄出很多麻烦。

    经过一番秘密挑选,在近五万人马中,精挑出两万五千最为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