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八章皇帝驾崩(第1/2页)  明朝假太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朝假太监第538章皇帝驾崩“皇帝驾崩了!”

    历史上的天启木匠皇帝,在叶珣这个时空,终于提前走完了他不光彩的一生。

    皇帝重病在身,已经一年多没上朝,所以他的死,可说是在臣民们的意料之中。

    只是朱由校死的时间也难免有点微妙,虽说之前叶珣和张维贤以及杨嗣昌等人已经达成了秘密协定,但那个时候叶珣和杨嗣昌还没有决裂,而现在因为阿勒坦之事,再想让两人向从前一样密切合作,却显然不可能了。

    杨嗣昌和于昭杰离开内阁朝房后,就直接回府了,按照他的想法,还以为叶珣会像从前一样向他低头认错,只是还没等到家,宫里就传来皇帝驾崩的消息。

    杨嗣昌和袁可立可以同叶珣耍脾气,甚至是以辞官相威胁,但这个时候却是万万不能走的。

    天地君亲师,这是每个饱读诗书的文官们必须遵从的顺序,皇帝挂掉,你就是有天大的委屈,也得先把皇帝的丧事办完再说,因为这是比律法还大的礼制。

    钟声响起后,文武百官纷纷赶往皇宫,在皇宫入口处领了孝衣,就一路干嚎着赶奔皇帝棺椁停放的灵堂。

    皇宫里的宫女太监们可谓动作神速,官员们进宫的时候就赫然发现,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就好像知道皇帝今天会死似的。

    白色的布幔下,整座皇宫都仿佛变成了白色,灵堂上除了皇后和一些先到的皇亲国戚,有细心的官员忽然发现,叶珣竟然不在。

    这可有点太不应该了吧!按理说皇帝驾崩这么大的事,他是应该在皇宫主持大局的,这么重要的时刻,干什么去了?

    事实上所有事情都是叶珣操控的,他怎么可能会离开,他之所以没有在这个时候出现,就是要给宝珠一个在皇亲国戚、文武群臣面前表现的机会。

    垂帘听政这个词,还是叶珣在慈禧太后那听来的,起初说给宝珠听的时候,宝珠是说什么都不肯的。

    叶珣没办法,只能把心中的想法对宝珠和盘托出,只有让宝珠主政,才算是名正言顺,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内阁对朝政的影响。

    当然,所有事情还是叶珣在背后操控,待将来儿子长大,再将一个完整、不受权臣操控的朝廷交给儿子。

    这个决定是叶珣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一旦掌权后,宝珠会不会变质,不过这个担心很快就打消了,因为叶珣忽然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女人之所以能强势,那是因为她的男人不行,以叶珣的手段和能力,貌似宝珠就是有那心思,怕也没那份能力,更何况宝珠本就不是那样的人。

    之前不论是在百姓还是官员心中,宝珠的口碑都很不错,接下来则是要她立威的时候了。

    叶珣虽然不在灵堂,却也没闲着,历次皇位更迭,首要的就是保证顺利交接,平稳过度,而这期间的关键就是兵力的布局调动。

    丧事期间,皇宫由京营人马接管,五城兵马司的人马临时驻扎到城外,锦衣卫和西厂精英尽出,严密巡查街道,以防止有人趁机闹事。

    叶珣的意外缺席,顿时让杨嗣昌和袁可立看到了希望。

    虽然有关叶珣与皇后关系暧昧的谣言满天飞,但杨嗣昌等人却并不相信,历朝历代内宦与后宫亲近的多了,可太监就是太监,怎能跟他们这些治国能臣相比?只要把这个年轻的皇后忽悠住,将来未尝没有将叶珣踢出朝堂的可能。

    两个老家伙也算是心有灵犀,一个眼神就明白了彼此心中的想法。

    皇帝驾崩,虽有宗人府和内务府的人操持,但袁大人作为礼部尚书,插起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杨嗣昌作为内阁首辅,百官之首,引领群臣,帮助小皇后处理一些事情,那也是再正常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