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九章登门拜访(第1/2页)  明朝假太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朝假太监第439章登门拜访冥冥之中,很多事情都是早已注定的。

    巡检司的异常举动,并没有报到叶珣这里,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淮安和凤阳接连出事,各营提高警惕是再正常不过的。

    如果按照徐鸿儒的设想,叶珣在接到凤阳出事的消息后,应该第一时间赶赴凤阳,这样他的人就可以趁夜在叶珣过江的时候动手了。

    只可惜徐鸿儒还是太高估叶珣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了,一直等到子时,叶珣都没有要出动的意思。

    徐鸿儒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明日大军云集,叶珣即便要过江,怕也不会坐他们的船了。

    事实上徐鸿儒还有第二套方案,就是趁着叶珣身边兵马不多,调集教中高手,一举将叶珣干掉。

    但这么做的风险实在太大,且不说叶珣的武功无人能敌,就是叶珣身边那些侍卫的火枪,也不是他手下这些所谓高手能挡住的。

    徐鸿儒是个做事果决的人,打定主意后,立刻命手下散去,巡检司恢复原样。

    在得知叶珣下江南之后,徐鸿儒已经设计了好几套刺杀方案,也就是所说的一计不成,还有下一计。

    徐鸿儒的功课做的也很到位,但他毕竟不是神,思路也根本跟不上叶珣的节奏。

    第二天一早,叶珣就轻车简从地来到码头,而这个时候徐鸿儒带领的白莲教精锐却早已撤走,巡检司普通士兵中虽然也有白莲教徒,也知道他们的目标是谁,但在没有头领的情况下,却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清晨的江面上还有一层淡淡的雾气没有散尽,到了码头后,叶珣也并没有急于过江,而是看着江水发起呆来。

    淮安民变是为了掩盖凤阳兵变,那么凤阳兵变之后,还会不会有别的事情发生?

    很显然,这一切事情都是冲着叶珣来的,如果开始的时候叶珣去了淮安,紧接着再折返凤阳,就等于是在被人牵着鼻子走,

    只可惜,叶珣从不按套路出牌,这样也势必打乱对方的部署。

    如果一场小小的兵变就要总督四省军务的大太监出马,那这个总督四省军务的名头,是不是也太不值钱了?

    想到这,叶珣的嘴角闪过一丝冷笑。

    “来人!传令路椿,即刻平定淮安民变,限一日内解决,否则提头来见”

    “传令凤阳总兵、知府,一日内平定不了叛乱,本公就请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再令各指挥使、总兵,仍按之前的命令,今晚前必须到达扬州知府衙门报到,不到者军法从事”

    这是叶珣第三次改换召集南京各军将领的地点了,怨言和不满肯定是会有的,但那又能怎么样?江南新军第一营已经成军,接下来所有军队都必须接受改制,而这样一来,势必会触及很多将领的利益,所以别说是得罪人了,恐怕不杀几个都不行。

    淮安那边已经有安排,就凤阳兵变来说,不可能所有军队都参与进去,如果非要等叶珣去平叛,只能说凤阳总兵和知府没有出力,如果真是那样,叶珣也不介意用这哥俩的脑袋祭旗。

    叶珣身边跟有书记官,记下叶珣的命令后,飞快地传达下去,随即数名传令信使,跨上战马四散而去。

    现在才早上,距离召集将领们的时间还有一整天,叶珣要做的事情太多,是不会把这一天时间浪费掉的,他要去找人...

    叶珣对高邮的印象是源自鹿鼎记中韦小宝的一句话,其实他不知道,在明洪武皇帝的时候,那里就已经由防御所升级为高邮卫,高邮也不是县,而是高邮州。

    幸好距离不算远,不然叶珣怕是当天都赶不回来。

    听程啸天提过这个人后,叶珣就派人将田家的具体位置调查清楚,所以到了之后,也没走冤枉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