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小恩(第1/2页)  破阵子之云望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破阵子之云望月最新章节!

    不一会,福儿便出来向萧敏禀报。

    原来这妇人乃徐李氏,凉州边关人士。

    去岁冬季严寒,九月就开始下雪,十月里下了一场暴雪,牛羊都冻死了,天越来越冷,她当家的一盘算,家里所剩的粮食熬不久了,北戎恐怕和他们家一样,也冻死了不少牲口。

    怕北戎来犯,到时就要遭大殃。便领着老母亲,带着妻子,一家三口前往凉州城去,想着凉州城里,只要找个棚子寄身,便是讨饭也有地方讨。

    万万没想到,肃州城里已经挤满了像他这样的人,城里已经关闭,不让进了。一家三口随其他人一起驻扎在城门外,苦等也没有等到开门,天越来越冷,眼看就要断粮了。

    没办法,一群人便成群结队往东边、南边走。一路走一路乞讨。十二月底,走到宁夏,徐李氏的婆婆便冻死了。他们从西陲之地过来,每到一座城,城里都人满为患,只能一路往东讨。过了年,天气回暖,他们放牧为生,此时回去已经没有了牛羊,这时路上听到,朝廷在京师安置难民,就一路走了过来。

    不料,到了二月里,她当家的却病倒了。

    原来她当家的,一路有口饭的都先紧着老母和妻子,二月里,乍暖还寒,终于撑不住了,便病倒了。

    好在那时已经快到京师,徐李氏便咬牙拖着丈夫来到了京师。

    未料,到了京师,京师的安置点已经没有了,京里不少人都在传萧阁老家大善,一直施粥济药,她便打听到萧阁老家的住处,便寻了过来。

    她当家的如今暂时安置在慈云寺。她今早一早就过来了,却始终不见施粥。等到萧敏出来送人,看着像是主人,就大着胆子来问。

    听到萧家一直只是施粥,没有济药,而如今粥棚也撤了,且粥棚也不在此处,呜呜地哭得很是心酸。

    萧敏听了,又是怜悯,又是心酸。对福儿道:“既然她今日遇上我了,便成全她吧。你着人去回屋找禄儿,取十两碎银子来给她。再派个伶俐小子,送她去找大夫。再让那个小子时不时去看看她夫妻二人,省得被人骗了,被人抢了。也让那小子多去打听打听他们的底,别我被骗了。”

    福儿领命而去。

    萧敏便领着人往正院而去,心情不免有些低沉。

    这徐李氏虽然举止局促,却不是愚笨的人,不然也不会这个时候找来萧府,拦住自己求助。天灾面前,人如草芥。

    像徐李氏这样的人家,一年到头辛勤劳作,只为一口吃的,寒冬一来,却让一年的劳作化为乌有,甚至可能家破人亡;还有不可预见地、虎视眈眈的北戎人。安得广厦千万间,不过七个字,却逾千钧……

    到了正院,萧敏摇摇头,将脑子里的低沉的情绪摇出去,向萧老太太,萧二太太回了送表姐妹的事。并将徐李氏的事情回了。

    “祖母,二婶,我做主给了那徐李氏十两银子,不知会不会不妥?”

    萧老太太爱怜地默默萧敏的头,“你素来是个心善的。就这么打发吧。”

    这事便不再提。

    午间,崇教坊的国子监,合抱粗的桐树下,封锦的书童鸣鹤正在向他禀事。

    “少爷,我跟您分开后直接去了喜鹊胡同,萧家今早一早就送几个姑娘坐车走了。留下了一个姑娘,那姑娘十四五岁,长得高高的,看着有夫人那么高。那姑娘要进去的时候,来了个乞讨的妇人,那妇人又高又瘦,那姑娘让那妇人进了门房,我从门口望进去,那姑娘就在门厅里站着。后来就见一个小厮领着那妇人去慈云寺拉了个男人去看病,又送回慈云寺。

    封锦听了,微微颔首,没有说话。微风吹过,桐叶沙沙作响,封锦的声音也传了过来:“那姑娘今日做何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