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七十章 老臣贺喜陛下(第2/4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火道传到屋内,又有专门的排烟措施,是被称为地龙。给陆皇帝的感觉一点都不比暖气差。

    夏天没有空调,也能有水龙解热。这是李唐时候的先人玩过的‘发明’,与那地龙一般,都是陆皇帝起的名字,也是陆皇帝想出的法。他那日翻看杂文游记,看到记载着唐朝时的趣事。那时的贵人多建造凉殿靠近河边湖边,盛夏之时将水引入殿中的地下暗道,用水车或其他机械传动设备,带动循环制冷,再配上转动的轮扇将冷风送入殿中,真是清风送爽。有诗为证:窈窕瑶台女,冶游戏凉殿。

    故而,紫禁城内便有了水龙。

    那宫殿的下方,不止埋得有排烟通道,同时还有大量的铜管。到了烈日炎炎时候,由畜力水车从水井中提取冷水送入专用的水塔,打开阀门后,冷水进入铜管,排入宫中的蓄水池中。如此过程,屋内再多的热气也进给带走了,感觉比空调更是舒服!直将夏日里的用冰数量直线拉低了好一截去!

    小日子过的更舒坦的同时,也趁机给益都东西两个工业园区增添了两个新的经济热点。

    陆皇帝的享受在益都城内就是一个风向标,无论是地龙还是今年才出现的水龙,一经面世就如那羊绒一样吸引了无数双的眼睛。

    满城的贵人都希望自己有样学样,紧跟着皇帝步伐。就像早前的水晶玻璃片。

    但这么多贵人都挤在一时间要货,哪里能成。那不管是铺设水龙的工人,还是施工需要用到的铜管,可都是有限的,需要根据房间大小而专门特质的,便是水塔和畜力汲水器也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指导。整个事宜直到进入了八月,天且都冷了下,方才告一段落。

    而到了九月,陆皇帝只看着淄水和弥水两处工业园区的新增产值数量,笑而不语。

    从六月开始,两处工业园区的工坊、作坊数量,较之先前的几个月的增益,就有明显的提高。

    因为水龙的出现。益都城内的热潮叫商人明显看到了赚钱的机会。从水塔所需的铁管、阀门,到水龙所需的铜管,还有畜力水车所涉及到的大小零部件,这些就都是新增工坊的着眼点。而且明显可以看到,新增的那些工坊、作坊,产品更加单一,更加细碎。

    所谓的畜力水车作坊,更不用说就是一畜力水车组装点。这很像内务办置下的马车厂。

    名义上是生产马车的地方,实则就是一组装地,因为马车内里的大小零部件,甚至是马车车板,都被内务办外包了出去。

    这种新的生产模式,直接刺激了两处工业园区大量小型工坊,乃至是家庭作坊的出现。

    而现在的水龙,那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刺激点。

    整个夏天陆皇帝的心情都是极好。

    工业的发展果然需要良好的效益回报和宽松的政治环境,而偶尔一两个新鲜的经济刺激点,也真的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热闹了整个夏季的水龙,可不就证实了这一点么。

    待到八月中秋过后,马会扩招的第一批会员公布,那本就吸引了数不清的富商大贾齐聚益都,又恰逢摩尼教南下。方腊直向转运使下了一价值二百万贯的大订单。从麻布、生丝,针头线脑,到铁锅、铁勺、菜刀、斧头等金属制品,再到钉子、铁钎,乃至大块的铁锭和一辆辆的纺车与织布机……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要用到的器物,是人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的器物。如此一张大单,直给本就热闹非凡的益都商界,凭添了一把烈火。

    而后就是明公国的成立,那对不得已的读人来说,不失为一条好去路。对于商人而言,更是如此。

    想想看,摩尼教上下上百万人南下,加之他们已经征服的土著,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新增市场啊。

    而且这还只是四藩之一。

    方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