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六十六章 良绅善士,弃暗投明(第2/3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里还顾及得到邕州这等偏远之地。那上官衡在此地任职已经六年有余。

    错不是刘正彦忽的领兵前来,上官家在邕州这地界上,那便是如土皇帝一般。

    只是上官衡这土皇帝做的心气不顺,南越国在边界集结兵马,其欲所图,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偏偏文官出身的他对于武事是一窍不通。

    如是,刘正彦来的正是时候。叫上官衡连暗中勾搭陆齐的心思都且放了下来——本来邕州就是暗流涌动,赵宋连连败阵,丢城失地,民心早已涣散,当地汉族、少民各大家族,都在急于求得一稳妥退路。但现在,南越军的趁火打劫,却叫后者不得不凝成了一股绳。

    一切的一切以当务之急为重。

    但即便如此,在南越军优势兵力进攻下,邕州边境州县,门户之地也纷纷陷落,现下南越军都已经拿下了太平寨。此处名义是是军寨,实则已是一县城也。

    ……

    同样隶属于广南西路的琼州,李家。

    大宅内,明亮的红灯笼高高挂起,长长走廊上,连成一线。徐徐夜风吹来,星火晃动,树木枝叶沙沙作响。

    一座三层高的楼阁上,半夜时候灯火明亮,此时李家家主李明孝,正与几位兄弟对坐说话。

    李明孝今年六十上下的年纪,但保养得宜,看起来不过五十出头,须发泰半尚黑,面容红润,一副儒雅和善的模样。

    和他围坐一桌,是两位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其中,老三是比李明孝仅小一岁的李明忠,另外一个是李家老一辈的七名兄弟里排最幺的李明廉。现今不过四十出头。

    李明孝与李明忠看他如看自己儿子一般。

    而孝悌忠信礼义,这就是李家七兄弟取名的由来。

    因着是嫡亲的兄弟,又自小亲近,长大后,虽然也是分家,可三人抱团的紧,从未起甚纷争,纵然小辈们私下里有一些小摩擦有,可对外之事上却是同仇敌忾。故而,琼州李氏的大权也牢牢握在这三房手中。

    今日李明孝将二人召到自己这里,自是有着极重要的事情,要与他们商量。

    此刻,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明孝的双眼更是明亮了。

    年纪小的李明廉先将杯盏先放下,开口问道:“大哥,今日你找我与三哥过来,是为何事?”

    李明忠眼睛也尖锐起来,“大哥,有甚个事,说出来吧,我们兄弟二人,齐心合力,那便没有迈不过去的沟坎。”

    “是不是族里又生了甚歹事?”

    李明忠和李明廉看着兄长,只等着他回答。他们三房现今可是同气连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李明孝的目光,从两位兄弟面上扫过,点头应道:“为兄今日将你们都召过来,那实是有件大事要与你二人商量。”

    见他表情凝重,李明忠与李明廉也表情一凛,坐的越发直了。

    李明忠试探的问着:“听大哥的意思,似乎此事怕不是家族内事了?”就其他几房的人,可不能叫他大哥脸色如此肃重。

    “大哥,你直说吧!”李明廉眉宇里莫过一股杀气。

    他李家可不是纯良的。早前是归化的熟番,因为黎字在琼州太是显眼,故而改为了李姓,在琼州也传承了五六代人。不止洗白了身价,进入了汉人士绅的圈子,更是与黎峒藕断丝连,暗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故而李家在琼州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李明孝叹的说着:“这事,与当今大局有关。我李家虽基业在琼州,与那广南局势离得尚远,但不曾想到,那齐军偏偏放着贵州不大,先将矛头指向了琼州。那一旦起了兵戈,可就是一场浩劫啊。我李家与琼州官府纠葛不浅,一着不慎,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故而,为兄要提早想一下,如何留得一条退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