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三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2/3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是受伤者,稍后就被转到了医院,战场上想要立下功勋,岂能没有代价?

    赵育才浑身上下轻重伤足有八处,人被送入了医院,足足半个月才能拄着拐杖下床。与他同一病房之人都与他是一个营的,寿州军此番死守慎县,伤亡颇大。只这一病房中有了三个腿部重伤,另外六人是伤了手,或者断了骨头,内中至少一半人无法继续服役。

    非是梁山军对伤残士兵处置得力,这些伤兵就该发愁日后的日子当怎样过活了。

    如此年岁的他们正是家里的顶梁柱、壮劳力,今后若是重活都做不了,岂能不影响家中?

    故而,梁山军的高额抚恤和对伤残士兵的妥善安置,只若是一箭射死了追在屁股后头的狼,解决了众人的后顾之忧。

    而军中有教习,空闲时好教他们识文认字,那只要在军中待个一年半载的,多能认得一些字。同时军中怀有文化考试,那文化等级高的在退役或伤残退役后都可进官府体系,包括在州县官学中担任体操教官职务。

    中国人素来都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孟子有言: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诚如斯言,这些军士又如何会在战场上望风而逃,不战而溃呢?

    赵育才是穷苦人出身,虽有族人,却无亲近人。他不愿意要地,安家的军功田一亩不要,全换成银子,存进银行中。虽然那丝毫的利息也没,这还是因为赵育才为现役军士,若是平民百姓,那还反要拿出钱来,做储蓄费。但不少人也甘之如饴。

    赵育才早在病床上躺着不能下地时候,心里就算着自己这会能拿多少赏钱,他是标准的财迷。这方能拄拐下地,人就拿着军牌,一写着有自己所属部队、姓名、职务的木块,这就好比是身凭,到了医院后勤处,支取自己的俸禄。

    “寿州步军三营前都左队前什士卒赵育才?”

    彼此核实,赵育才在花名册上签字画押,而后看着那后勤处的会计递来的一张纸傻眼了。

    “这是甚个东西?”

    那上面的字他倒是认得,饷票,可这意思他不明白啊。

    “寿州的中原银行分行可知道?”会计问。

    “自然知道。”赵育才回答说。

    “你们寿州军的军饷已经拨调到了那儿。待你回去寿州,拿着饷票,带着军牌,自去分行领取薪俸就是。”

    可以说,随着梁山军根基的稳固,一些措施已经可以逐渐变现。就好比现下这项,至少就可以减轻了军中腐败。那营一级的辎重官也好,更上一级的辎重官也罢,你就见不到钱样儿。

    将士军饷都有定额,有奖励惩罚也是要有‘真凭实据’,上下核实核对后,兵部直接行文于户部,户部再拨款于地方上的银行分行,这当中环节不少,但你就是见不到钱。不说能杜绝喝兵血之现象,至少增加了其中难度。

    而一处地方守备兵马多寡更有兵部调度,军籍约束森严,断不会出现某人一声应允,一毫无想干之人就成了军伍之人。再有,日后省一级兵马总管衙门还会有专职人员不定期查验,这般是给吃空响增加了难度。

    如此两点能把的严,对军制建设,可是大有好处。

    当然,陆谦这也是理想化。

    不过齐鲁也好,淮南也好,梁山军已经建立起的信誉度,自觉的足以叫军中将士接受这一张薄纸。

    至少赵育才是认可的。听了会计解释,再看手中的饷票,只有种拿着银票的感觉。

    只不过与这些信任梁山军的将士不同,在益都城中,兵部也好、户部也要,由谍报司分化来的安保司也好,包括中原银行总部,那却是都在睁大双眼,细细查看着地方。不是怕有假饷票,而是生恐这饷票不被军士认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