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七章 征伐淮南(第2/3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战而降。

    做官纷纷应是。

    片刻,一道道命令就从府中传出,不需要多久,人就全都到齐。

    这时,衙门内外已经站满了军士。

    诸官到齐,吕益柔与之相互见礼。也不入座,开门见山便道:“适才,本官得到楚州林太守传来的急报,陆贼麾下大将杨志率梁山贼万余人,杀奔南来,现己到了宿迁,不日便可兵临楚州。”

    堂上的许多官员还不知情,闻言都是吸了一口冷气,上万梁山贼,这可不是陈观手下的那些无能之辈,个个不由的脸色发白。

    吕益柔环顾左右,沉声说着:“这乃危急存亡之际,诸公惟有尽心竭力,才有一线生机,诸公努力!”

    吕益柔的政策很简单,撤回进攻泰州之兵马,坚壁清野,全力坚守扬州。

    便是那高邮城都被放弃了。

    吕益柔此时一一发布命令,任何人都没有反对余地。可是他们面上唯唯诺诺,心中却是不安,上万梁山贼可非同小可,更不要说其军还有一种超级石砲,能摧城拔寨如同翻掌,这仗还打啊?

    楚州知府林摅,乃福建长乐人也,其父林邵,官至显谟阁直学士,林摅以父荫入仕。可以说这在北宋官场上是一个‘不正统’出身。但林摅却用自己的真实履历证明了一件事,那做不做的好官儿,同学问学识的深浅,真的没啥关系。

    他知楚州以来,“以察察闻,鉏大侠,绳污吏,下不敢欺”。是个极富施政经验的官员。且见识不俗,崇宁元年(1102年),林摅时为屯田员外郎,被派视察河北。陛辞时林摅建言:大府宜择帅、边州宜择守、骄兵宜更戍等,深得徽宗心意。

    如此之官员,堪称能臣。可偏偏越是这般的官员对赵宋就越发忠诚。

    他是文官。考量的除了名节大义,身后清名,更看重“国策方针”。陆谦‘殿试’的时候把科考分门别类,这先天上就会引起士大夫们的反感。更不要说陆谦的那些税收政策,和梁山军杀地方劣绅如宰鸡一样的行径。

    宋江攻打楚州时候,城中不少官员士绅都吓的手足无措,颤颤发抖。可出使过辽国,在辽国据理力争,以至于叫辽国大怒,断绝了供给宋使团的水、粮情况下依旧不屈服的林摅,却临危不乱,招募民勇,编组城内其青壮,轻易的就把宋江拒之城外。

    但是现在,这个有能力有勇气的能吏,拿着吕益柔的回后却也禁不住手足发颤。

    “上万梁山贼军攻打过来,我如何才守得住楚州十日?这不是要逼死老夫么?”林摅脸色很苍白,他觉得若是没有援军,就楚州的民勇和城中青壮,恐怕两三天就支撑不下了,还要支撑十天。简直是异想天开。

    至于吕益柔所命的坚壁清野,多余钱粮悉数运回扬州。这个他倒也能理解!

    扬州不同于楚州,后者民勇只是少数,抵抗宋江之战中出力更多的还是城内民壮。而前者却是招募了大量民勇,这些都需要钱粮支撑。

    然,楚州乃淮南之门户,这儿一丢,整个淮南东路,将不复宋土也。

    吕益柔弃楚州,弃的何其轻巧。

    林摅唉声叹气,那周边的官吏们就更是两股发抖。这一战楚州照这个守法,那是凶多吉少啊。

    从宿迁到楚州,距离只有百五十里。

    对于梁山军而言,一百五十里的路程三天就到了。此番便是要顾及河道上的辎重,整个行军过程也不过四天。

    林摅受到吕益柔回信的第二日,杀气腾腾的梁山军就出现在了楚州城下。

    箭如雨下,持续的覆盖射击,打的城头上的守城民勇、丁壮都抬不起头来。他们可没有正规的甲衣来遮体。便是盾牌都简易的可怜。

    杨志这边再挥手叫人推上壕桥,当天就在楚州城北假设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