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诗(第2/3页)  苏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太后,并参皇太妃,一切如旧仪。    之后赵煦还要赏赐宫人,侍卫,内官。    这些算是内廷事务,也就是皇帝的家事,早有旧例,也不用找朝官们商议了。    忙完了这些,赵煦还要去外朝,一样要处理朝政,皇后则被向太后留下,料理宫务。    朝外廷走去的路上,赵煦问张士良:“看到皇后写的什么了?”    张士良捂嘴笑了两声,赵煦伸腿就是一脚:“赶紧的!”    张士良“哎哟”一声,这才说道:“奴才先恭喜官家了,娘娘文才颖秀,那纸上写了一首诗——‘初遇当时竟不知,情于浓处可成痴。隔帘犹问花开日,得选春风第几枝?’”    “足见娘娘对哥儿啊,可也是喜欢到骨子里的呢。”    赵煦脚步停了一下,嘴角不禁露出了微笑。    二月里曾请小姐姐去御花园赏花,小姐姐当时明明很想去,但 求书请后台告知管理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p>最终还是拒绝了。    见自己有几分失望,小姐姐便让自己只管去赏花,记得给她带些回来插瓶就好。    如今看来,却不是小姐姐对自己无情,只是相比自己,她的顾忌更多。    当时小姐姐给过自己暗示,也怪自己蠢,没有听懂。    自家新妇,德行能力不用多说,智慧才情其实也不下漏勺他小师妹,不过要表率天下,仪范六宫,平日里刻意藏着掖着罢了。    虽然没懂小姐姐的出题,然而答案到底给自己蒙对了——却是六宫之首,傲然一枝!    不行,我得给漏勺写信,让他知道这事儿,哼,看他还敢常在我跟前嘚瑟他小师妹!    赵煦又恢复成扑克脸,继续向前走去,然而脚下却轻快了许多。    越三日,诣景灵宫行庙见礼,归后再谒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拉着赵煦的手,语道:“得贤内助,所关不小,汝宜刑于启化,媲美古人,方不负我厚望。”    己亥,百官表贺于东上合门。    戊申,三省上书:“内殿崇班孟固、三班奉职孟禋、右宣德郎孟昌龄,皆以皇后亲,乞赴阙朝贺。今纳后礼毕,恐合择此亲近者,依景佑元年曹琮、曹传、曹佑例转官。”    高滔滔说道:“皇后现有亲弟一人,系白身,亦须与推恩。”    吕大防说道:“董柏亦系皇后亲姊夫,是否赏赐恩典,还请太皇太后示下。”    高滔滔说道:“昔鲁王亦慈圣光献姊夫,未尝推恩。”    吕大防对道:“如此亦善,皇后诸亲,将来年例恩典,自可渐及也。另外三省还有上书,若依景佑元年十二月,李用和、刘从广、杨景宗改官移镇恩例,今高氏、向氏、朱氏,皆有合举故事加恩者。”    这就是投机了,高滔滔说道:“昔章献垂帘,郭后受册,初无此例。景宗等恩命,盖仁宗皇帝欲优章惠太后家故尔,非垂帘之比。”    吕大防道:“太皇太后虽以向氏之故,欲深自抑畏,其如故事何?”    高滔滔说道:“外家恩例,方欲裁之,可又增长乎?”    吕大防等皆感佩:“此盛德之事,敢不奉诏。然当录行下,以付史官。”    五月末,翰林学士梁焘上奏:“恭惟皇帝陛下富于春秋,早有天下,仁圣孝爱之实,蔼闻于外,性资成定,盛德日新。    太皇太后陛下拥护圣躬,夙夜不倦,保佑之功,永福宗社,臣民欢欣,四海仰戴。    今来选正中宫,已得贤淑。天意人事,上下协应。    惟是政机之繁,久劳同听,归权人主,不可过时。此陛下今日甚盛之举也。    退托深宫,颐神内典,远光前人,垂法万世,岂不美欤!愿早赐处分,以彰全德。    如以臣言为然,伏望面出手诏,付大臣施行,天下幸甚。    臣不胜惓惓,竭忠尽直,以干斧钺之诛,惟幸裁赦。”    门下刘挚贴黄:    “此事陛下必久已思虑,故不在臣下之有言。    臣辄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