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蔡确的下场(第2/3页)  苏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法在两浙路的实行不利于民,应当加以更易。

    蔡确上疏弹劾:“沈括既然觉得免役法需要变更,为什么当年不在他检正察访的时候说,现在却在不属于他管的时候说?”

    “他这是觉得王安石罢相了,新法就可以动摇了。希望陛下对他加以治罪。”

    沈括因此被贬黜,苦逼几年才被苏油捞出来。

    相州案更是蔡确的成名作,一共牵扯了三名宰相,十几名官员。

    而蔡确因此被擢升为御史中丞、领司农寺,一时权势煊赫,新法中的“常平、免役皆成其手”。

    之后暗中操弄乌台诗案,坑苏颂,苏轼,苏油。

    元丰改制,又坑了王珪一把。

    一路权术玩得风生水起,活活混到了首相。

    还是那句话,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刘挚弹劾他担任山陵使期间,灵车出发的前天晚上,他不在外住宿,在路上又不侍从。回来后,还不请罪,是大不敬。

    王岩叟弹劾在熙宁、元丰年间,所有冤假错案和苛政,蔡确由头至尾全部参与,到如今却说什么“当时未敢言”,呸!

    当时人家苏元贞远在郑州,侍御史只是贴职而已,却照样放胆上书,而蔡确近在陛前,深得信任,今日却以“不敢言”搪塞?

    不敢言,你当时做谏官就不称职,你怎么爬到副相上去的?

    你只是以此为理由,意图巩固自己的地位,反把过错归于先帝罢了!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然而高滔滔依旧没有处理。

    己丑,前宰相王珪出手,终于将蔡确一剑封喉!

    所有人都既感慨又匪夷所思,死王珪搞翻活蔡确,真特么苍天有眼,报应循环!

    当时的大臣,多有写日记的习惯,王珪之子王仲煜在整理父亲遗作的时候,发现了王珪的日记,翻到王珪蔡确坟场定议联手坑苏油那一段,不由得满怀悲愤。

    苏油是王仲煜的大恩人,甚至可以说是恩师都不为过,苏油的人格魅力,让王仲煜死心塌地的佩服。

    自己进士第四的名次,几乎就是苏油利用那年火德论这个当红大IP,一手推上去的。

    他知道自己父亲与苏油不睦,苏油也不计前嫌,却没有想到,自己父亲和蔡确联手做下这般坑害恩人的事情!

    自己父亲是老实人,从之前之后看来,完全是被蔡确利用,当猴子一般耍了。

    蔡确,罪不容诛!

    但是这会牵累到自己父亲的名声,王仲煜痛苦地纠结了几晚,最终敌不过良心的折磨,决意告发!

    当时蔡确还位在台谏,却暗中交通宰执坑害重臣,以为进身之阶,这是大罪!

    之后离开台谏,却是故意安排,由此引爆乌台诗案。

    整个事件中,可以看到小人的机巧是多么的可怕,会给国家带来多么巨大的灾难。

    而自己父亲一世的清名,也彻底毁在了小人的手里。

    王仲煜痛哭上书,要求严惩蔡确!

    之前的那些罪名,对蔡确来说都是毛毛雨,因为蔡确咬死是神宗授意,虽然是“归咎于君”,但是终归符合程序。

    因此高滔滔一直压着不出手,就是因为有些投鼠忌器。

    王珪的日记,立刻让蔡确之罪和神宗撇开了关系,让高滔滔终于有了惩治蔡确的充分理由!

    台谏官本来就是天子用来钳制宰执的最后一道防线,台谏官交游宰执,那就是“政治癌症”。

    以苏油那么厚的根底,苏辙一任右司谏,苏油就坚决不担任具体职务,现在更是溜到中牟去了。

    这就是懂规矩和不懂规矩的区别。

    乌台诗案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差点就开了“以文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