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重山让大福招人的同时,也打电话让庆贺和三叔来省城帮忙。至于大娃子,有高老汉和李桂花带着,也是一样。再说还有高银山呢,她跟大娃子亲如姐弟。
庆贺和三叔看到气派的门面和宽敞的工业园,啧啧称奇。
“三叔,等大娃子上中学的时候,我交赞助费,把他弄到省城上学。这里读初中高中,考上大学的成功率要更高一些。”说是收徒弟,结果跟养儿子一样,事事上心。
“那敢情好,我也不跟你说什么谢不谢的,什么地方需要我这把老骨头,我就上哪儿。”三叔其实没那么老,只是农村人辛苦,所以格外显老。在县城养了这几年,心情舒畅,伙食也好,看着比三年前没下山的时候,还要年轻。
高重山也很不好意思,“省城这一块太重要了,必须得有个老成持重的人过来压阵,我才能放心。”
“我懂,外头的事情交给大福,我负责带工人干活,顺便帮你盯盯出货量。”三叔门清,这么大的生意,交给一个外人哪儿能行,必须得有人盯着。
高重山不是不信任大福,但公司的建立不能光有制度,还必须要有监管。大福肯定也清楚三叔和高重山的关系,那么有个万一的时候,想到身边有人监督,可能会伸的手也就不敢伸了,等于是挽救了他。
再好的人,也有恍神走错一步的可能,不能完全建立在自觉之上。这一点,高重山非常清楚。
至于庆贺,反正他只要吃饱喝足有工钱拿,就会老老实实做工。再加上有三叔在,能管得住他,两个人还能做个伴。
大福招了几个学徒,自己也跟着一块学习。按他自己的话说,虽然他搞管理,搞销售,但要是懂手艺,跟人沟通会更顺利。
高重山不由得点头,对自己这么狠,看样子是真的拿他这里当翻身仗,对他这个老板来说,是好事。
省城的班子搭起来了,高重山还有事要办,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和前世的师父建立起联系。
那个没有穆晨的家,让他很难平静的面对。他以为不提不想就可以不痛,但真正需要面对的时候,才发现所有的感觉
都在。
“原来你是小王的兄弟啊。”穆师傅乐呵呵的接待客人。
之前见过一面的误会,高重山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找错了人嘛,很正常。
穆师傅和王建设都住在这一片,按现在的邻里关系,肯定是认得的。一问王建设,果然,小海的书桌就是请穆师傅打的。
于是拜托王建设出面,以开拓生意的理由,带他上门拜访。
得知高重山是同行,穆师傅很是惊讶,“了不起啊,这么年轻就出师了。是家学,童子功?”
只有老子教儿子,才舍得在最短的时间教会他最多的东西,并且希望他赶快独立赚钱。
想到这里,穆师傅有些可惜,自己家那个小子读书不成,手艺也没天赋,真不知道以后该干什么?
“我自己跟了个退休的木匠学了一点,又得了同村的木匠指点,手艺有点杂,不能跟您比。”高重山笑着说自己看了小海的书桌,觉得手艺很好,想上门请教请教,顺便聊点事,看看能不能合作。
“来来来,跟我过来。”手艺人自有一套看人的标准,手艺和人品是能挂钩的,比如说下不下力气两可的地方,有人还是肯下力气,力求尽善尽美,有人就糊弄过去了,反正外行人看不出来,也不影响使用。
说说,这两种人能一样吗?是不是能看出人品来,真是太能了。
手艺人交流的标准,王建设不懂,只看到两个人在哪儿这里锯一下,那里刨一下,然后你笑一笑,我再笑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默契,搞得王建设很郁闷,感情就他是个多余的啊。
穆师傅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