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64、[二更]564(第1/3页)  我在汉朝搞基建[穿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谈来宣室的路上已经将思路整理了一?遍,哪怕他?自己不行,但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的科举变更足以让他?应对任何问题了。

    只是在研究怎么进行科举之前?,刘谈先说了他?对于荫职的看法。

    不得不说,刘谈这个态度让桑弘羊和?王卿都松了口气。

    他?们这些大臣都比较敏锐,比一?般人更能明白科举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有人能够一?步登天,成为皇帝的宠儿,若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开创一?个大家族,而就算不能一步登天的那些人也会挤占大家的生存空间。

    简单来说,贵族做官不像是以前?那么简单了,以前就是哪怕你再草包,只要出身够好就有官做——皇帝特别烦的那种除外。

    所以科举不仅能够加大朝堂的斗争,甚至也能加大贵族彼此之间的斗争。

    当然站在丞相和御史大夫的位置上,他?们两个也觉得那些草包就不该进朝堂,一?天天除了拖后腿还能做什么?

    但是作为父亲、祖父,他?们又忍不住为自家儿孙担忧——谁家还没几个蠢货呢?

    所以之前?他?们就思考过一?定要先将贵族的待遇给弄好才能说其他。

    结果北境王自己先提出来了,这让两位放心了下来,不得不说他们之前?隐隐担心北境王会站在寒门子弟那边。

    反正这位出格的事?情做得多了,也不在乎一?两件。

    好在这两位还有理智。

    不过荫职这个体系太庞大了,桑弘羊和?王卿两个人都觉得哪怕只是梳理这个体系都需要一?段时间。

    可问题是刘谈是谁啊,他?可能不记得别的,但一?定多少记得这些东西——哪个学历史相关的能够越过官制这种?东西呢?

    官制是一整个体系,不可能只研究金字塔顶端的那几位,而且就算只研究那几位也能通过这些人的履历看出一些。

    刘谈说道:“荫职的话,其实完全可以从个人资质下手,让他们去九卿手下做书吏,如果喜欢领兵的就直接入职羽林卫等一?些护卫,反正怎么操作都看当事?人的选择。”

    无论是羽林卫还是书吏基本上都是不限制人数的,或者说是不限制贵族人数,不可能整个羽林卫都是贵族?总要有长安周围的良家子入选。

    最多也就是贵族多的时候良家子就少一?些,贵族少的时候良家子就多一?些。

    书吏同理。

    这两个职位听上去位置都不高,但实际上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书吏是最能接触到国家大事的那一波人——他?们掌管着九卿的书籍之类的东西,甚至很多文书都需要他?们过目,通过天长日久的耳濡目染,十分?能够提升政治素养。

    而且刘谈还打?算让这些人进行轮值,九卿各个部门都轮值一遍,综合一?他?们在各个部门的表现记入档案,到时候就能看出这个人到底最适合什么。

    当然那些什么都不行的草包,肯定是没有升值机会的,终其一生也就可能在书吏的位置上混一混。

    这样一看,仿佛区别不大,甚至还给了贵族更多的机会。

    然而实际上是多加了一?份考察,以前草包能够浑水摸鱼通过熬资历提升,现在就算资历够了,如果你的资质不够,那么对不起,跟你没关系。

    刘谈甚至还拿出了更加详细的方案,这个也是经过数千年考验的,当然,他?不可能真的将后世的那种方案拿出来,不合适。

    但就算是拿出封建王朝那些注定已经被推翻的东西,也足够大汉用许久,并且进行一?个平稳过渡了。

    桑弘羊和?王卿两个人原本想着无论北境王说什么,他?们都必须谨慎地挑出他的错处让陛下注意改进,倒不是跟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