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5 第五篇一作文章,顺利拿下(求订阅)(第1/3页)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后的几天,有机三人组主要在邯丹活动,材一216房间七人再次齐聚,重新变得热闹了起来。

    陈婉清怀着复杂的心情,处理着上周测试得到的实验数据,并以AM的模板开始撰写IDT-I体系的文章。

    许秋和韩嘉莹已经协商好了分工。

    学妹先是做了一批TAS的样品,并给瑞典冯盛东老师那边寄送了过去,然后开始补充三代B4T-8和B3T-6系列的实验数据,同时对之前第二代体系的文章进行收尾。

    许秋则负责处理实验数据、制图,偶尔帮忙做做实验,并撰写基于三代B4T-8体系的文章,目标期刊为EES。

    之所以从AM改成了EES,是因为最近组里Wiley的好文章投的有点多,魏老师决定平衡一下,不能老是往同一个期刊公司投稿,影响不太好。

    EES是RSC旗下的期刊,缩写是Energy Environ. Sci.,即《能源和环境科学》,同样是材料类的顶刊,和AM《先进材料》档次差不多。

    不过,EES的影响因子更高一些,其中一个原因是EES的编辑团队比较喜欢“经营影响因子”,他们早期创刊的时候他们找各路大牛约稿,在上面发表了很多的综述文章,硬生生把影响因子给拉了上去。

    不同期刊公司有着不同的经营理念,或是扩张,或是坚守,或是维持较低的发文量以保证质量,或是每年发表数千文章用来敛财。

    具体到某一本期刊,负责的编辑发生变化,也会对一个期刊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拿《自然》、《科学》两大顶刊来说,《自然》的出版公司比较喜欢扩张,到现在子刊已经达到40本左右,涉及到各个细分领域,影响力在持续扩大。

    除了《自然》主刊外,与有机光伏相关的大子刊包括,《自然·材料》,《自然·光学》,以及马上要出的新刊《自然·能源》,此外还有《自然·通讯》这种回收稿件用的综合类小子刊,啥领域都收,来者不拒。

    而《科学》系列的期刊就很少,除了主刊外,早期只有《科学·信号》、《科学·转化医学》两个子刊,这些都和有机光伏领域没什么相关性,而且影响力也一般,第一个《科学·信号》还是二区,影响因子还没破10,第二个医学类的期刊,虽然影响因子破10了,但和《自然》大子刊30+的影响因子来比,还是比不过的。

    最近的新子刊《科学·进展》Sci. Adv.倒是和有机光伏还有点联系,不过另外两个马上要出的新刊,《科学·免疫学》以及《科学·人工智能》就和许秋他们八竿子打不着了。

    也因此,这些年来,有机光伏领域在《自然》主刊以及《自然》大子刊上发表文章有几十篇,而《科学》上只有二十篇不到。

    在这个领域里说起《自然》,人们会想起它以及它的一群小弟(子刊)们,而说起《科学》,也就只有《科学》一个罢了。

    周三下午,许秋之前投稿Aergy Letter(ACSEL)的非富勒烯综述文章收到了返回意见,三个意见,都是正面的,一个建议直接接受,另外两个建议小改。

    修改难度并不大,许秋花费了半天的时间,按照审稿意见,修改了文章正文,并写好了“审稿意见答复”,交由魏老师发送给编辑。

    周四中午,编辑回复邮件,表示文章正式被接受,许秋的第五篇一作文章,顺利拿下。

    然而,现阶段ACSEL还不算一区期刊,系统的进阶任务仍然卡在“发表2/3篇SCI一区文章上面”没有完成,只能等待那篇NC了。

    说起来,ACS期刊公司在化学领域有着行业顶刊JACS,但在材料领域并没有特别顶尖的期刊,这或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