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悲大喜的两兄弟(第2/3页)  大明王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根源之处。

    并附文详说哗变的原因。

    是因独石关守兵激愤于去年榆木川之战,袍泽战死者众,而罪魁祸首黄昏竟然在京畿逍遥法外不说,还成了内阁辅臣。

    要求陛下严惩。

    这其实很有意思,相当于逼宫,明确告诉朱棣,你要是不收拾黄昏,独石关这边的军心会出大问题。

    朱棣大袖一挥,下旨意说闻听众将士心意,深切痛怀去年英魂长留榆木川的众将士,朕心每念及此,彻夜难安,罪魁祸首黄昏一死难辞其咎,理应斩首再挞其尸。

    朱棣其实太明白独石关哗变的真相。

    不就是老二和老三想趁机搞点小动作恶心一下黄昏么,如果能因此杀了黄昏最好,杀不了也得让黄昏丢官罢职。

    那几百人的哗变,猫腻深了去。

    送过来的那几颗人头,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死刑犯,估摸着是之前的逃兵,或者是违反了军纪的军中败类。

    搞不好根本就没哗变的事。

    但朱棣也很无奈。

    没办法,虽然神机营已经成型,但要靠三万神机营全歼鞑靼的有生力量,没有老二和老三的支持也很难,神机营可以大破鞑靼军队,但要逐一吞食鞑靼的残兵败将,常规士卒必不可少。

    所以朱棣只能选择顺着老二和老三的意。

    于是圣旨去了应天。

    独石关的朱高煦和朱高燧闻言大喜,高兴都有点不敢相信。

    这尼玛就让父皇下旨意杀黄昏了?

    这么简单?

    这几年一直像个不死小强一样的黄昏,就要这么嗝屁了?

    简直不敢相信。

    但杀黄昏的圣旨又确确实实送回应天了。

    两兄弟满含热泪的仰天长叹,早知道杀黄昏是这么简单的事,我们过去几年都干了些什么狗屎啊,还那么折腾,反而把自己折腾得够呛。

    但两兄弟没高兴多久。

    刚带着大军出了独石关,准备按照中军那边传递过来的路线行军,就传来消息:杀头的圣旨到了应天后,黄昏拿出了丹书铁劵!

    两兄弟瞬间懵逼,面面相觑,脸都绿了,都有点想骂娘,你妹啊,黄昏那狗日的什么时候有了丹书铁劵?!

    这特么我们两兄弟来了北方才多久功夫,黄昏就得到了丹书铁劵?

    他凭什么?

    而父皇那边给出的解释,是黄昏于今年的北征有功,是以在来顺天之前,迫于无奈,只能按照规制奖赏其丹书铁劵。

    两兄弟是怎么都想不明白。

    去年榆木川他没有立下军功,于今年的北征有功?今年的北征都还没开始,没有任何一个将士得到军功,黄昏他哪里来的军功?

    所以他这丹书铁劵能服众么。

    不可能服众。

    但父皇就算是用缓兵之计也不可能说慌,所以事实的真相就是黄昏真有丹书铁劵,意味着自己两人辛辛苦苦弄了个假兵变出来,不过徒然笑柄而已。

    两兄弟只能绿着脸仰天长叹,然后暗暗想着,倒要看看黄昏是怎么个于今次北征有功法。

    父皇你要和黄昏联合起来忽悠我们兄弟,没那么容易!

    应天那边,顺天传来旨意后,礼部、刑部和大理寺等有司,迅速动作,跑到黄府,和颜悦色的说黄辅臣,陛下有旨,要摘掉你的丹书铁劵,请您拿出丹书铁劵来对照一下,若是无误,就要收回去了。

    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杀意内含。

    若是没有这张丹书铁劵,此刻上门的就该还有锦衣卫,然后黄昏就会掉脑袋,换言之,丹书铁劵抵了一条命——这就是它的作用。

    黄昏也是一阵后怕。

    这件事还是多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