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一章:深刻领会精神(第1/3页)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君继位后的第一次早朝,就这么落下了帷幕,然而这场早朝,带来的影响,却才刚刚开始。    散朝之后,负责主审的大理寺卿俞士悦,就拉着刑部侍郎江渊来到了大理寺衙门。    要知道,虽然说是三司会审,但司法之事,都察院通常只做监督,保证审讯过程当中没有不当举措,而真正干活的,都是刑部和大理寺。    正因于此,三法司之间,大理寺和刑部往来比较密切,关系也不错。    通常来说,如果是平常的重案,一般由刑部负责审讯判决,由大理寺复核案情,若需三司复审,才会由大理寺主持。    但是这一次,由于案情特殊,加上刑部主官不在,因此朱祁钰就直接指定了大理寺来主持。    两个人在官衙坐下,上了茶点,俞士悦也不打什么哑谜,直接便开口道。    “江侍郎,不瞒你说,今天皇上的旨意,有点拿不准,想和你商量商量。”    事实上,大理寺卿这个职位,还是很尴尬的。    说白了,不上不下的。    要说尊贵吧,按照朝廷的典制,大理寺卿属于九卿之一,应该是朝堂当中的一方大佬。    但是实际上呢,朝廷典制虽然如此,但是真正在朝堂上,只有六部尚书和左都御史组成的七卿,才会被认可地位。    但是要说地位不高,也不是。    大理寺作为复核刑案的慎刑机构,属于全国最高司法机关,实权还是颇重的。    俞士悦这个大理寺卿,比七卿是势弱一层,但是比起六部侍郎来,却又高一层。    恰恰就卡在这中间!    所以他不敢去找左都御史陈镒商量,只能拉着刑部侍郎江渊。    江渊和他也是老相识了,苦笑一声,道。    “不瞒俞寺卿,本官现在也是一头雾水,原本皇上说,要按律法处置,我还以为是打算放他们一马,可瞧着散朝前皇上的样子,又不像……”    俞士悦动了动腮帮子,一副牙疼的样子。    谁说不是呢?    别的不说,锦衣卫向来可是天子直属,皇上这回连锦衣卫派过来协同他们,哪里像是要息事宁人的样子。    等会……    锦衣卫?    俞士悦脑子里像是过了道闪电一样,浑身打了个激灵。    “江侍郎,你说,这案子原本都审结了,就算是要重审,也就是重新过堂,重新判罚而已,皇上……为什么要派锦衣卫过来?”    江渊也是刑名老手了,下意识的接口道。    “那自然是要抓……”    话说了半截,江渊也坐不住了。    锦衣卫是干嘛的?当然是抓人的!    这案子的犯人,都在牢里关着呢,用得着抓吗?    这下江渊也坐不住了,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眉头紧皱,望着俞士悦,压低声音道。    “寺卿的意思是,皇上这是要株连?”    这个株连并非指的是株连九族的株连,而是指的范围上。    要知道,之前王振势大,朝廷上不分文武,都有不少官员和王振有所牵连。    或许是被迫无奈,或许是投机借势,总而言之,真要是细究下去,多了去了,其中甚至不乏身居高位者。    要知道,虽然这次亲征,大多数和王振交好的官员都被带走了,但是朝廷这么大,总会有那么几个没去的。    别的不说,单是现在正在西南督军的靖远伯兵部尚书兼大理寺卿王骥老大人,就不是他们招惹的起的。    可这朝野上下谁不知道,王老大人当初因罪被劾,正是王振力保才得以安然无恙。    其他大大小小不少官员,也都或多或少的,和王振深深浅浅有所牵连。    这些事情可大可小。    往小了说,就是迫于情势,无奈之举。    往大了说,真要借题发挥,杀倒是不至于,但是罢官去职一大批人,也未必不可能。    总而言之,如果以和王振有所牵连为标准去查,足以引起一场官场地震。    正因如此,这次他们判罚虽重,但是却基本没有涉及到朝廷有名有姓的官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