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章 职业范(第1/2页)  足坛风云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玉城市队是莫华强带的第三支球队,他能够明显感受到与此前完全不同的感觉,之前的校队和县队充其量只是一支业余球队,而目前所带的市队就有点职业球队的感觉了。而支撑他形成这种感觉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职业球队的训练场地,另一就是职业梯队的热身对手。    以职业联赛标准所准备的球场,那种脚感与球员们此前所踢的那些学校里面的那种无人打理的半土场半草场完全不一样,第一次踩在职业球员的训练场地的小球员们也是很兴奋,此前只在电视里看到的绿茵场,如今却是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有些球员甚至模仿欧洲联赛和游戏里面的双膝滑跪或身体滑翔类的庆祝动作。    也是因为玉城市队有俱乐部训练基地这一优越的条件,很多周边的县市球队一听说了,也是十分感兴趣,纷纷联系想来踢场热身交流赛。俱乐部之前还愁去哪找合适的热身赛对手,谁知现在如此受追捧,反倒有点愁五场热身赛数目太少,鉴于联系的球队太多了,俱乐部也询问莫华强是否需要增加一两场。经过考虑,莫华强还是维持之前提出的五场,九天踢五场已经算是很大的强度了,球队还要进行总结和针对性的训练,同时还得预防伤病。最终,俱乐部经过筛选,同意了贵蚬、北海、青州、竖县等四个市县的热身请求。    但在接受这四个兄弟市县球队的挑战之前,玉城市队先接受了一支准职业梯队的磨炼,情况可谓惨不忍睹。经过4日下午和5日上午近一天的训练,市队在下午迎来了玉柴俱乐部U17梯队的挑战。玉柴U17是俱乐部组建的第一支梯队,组队时间才三个月,球员的年龄均为16、17岁,是从区内外选拔的一些优秀的适龄球员,在个人能力和训练要求上距离真正的职业梯队还有不小差距,也只能算作半职业梯队。    但在与这样一支半职业的梯队交手时,市队还是感受到了业余与职业的巨大鸿沟。这并不是由于相差两三岁所带来的身体碾压,实际上U17球员在知道这支市队的情况后,为避免对手受伤,他们基本留了力,不倚仗身体素质去强压对手,基本上就是靠着熟练的传控去带着比赛的节奏在走。更多的是因为对比赛的理解、战术执行力、扎实的基本功等一些头脑意识方面的“软件”,尽管对手只使用了三成功力,但市队还是遭到了真正的碾压。    比赛共分三节,每节30分钟,前两节比赛里,市队根本连球也没拿到几次,更别说打门了。而且,都在被对手牵着鼻子走,U17球员连汗都没怎么出,但市队这边已经累得够呛,气喘吁吁得不行,汗流浃背的样子就像踢了两场市预赛的比赛一样。    进入第三节,看着这帮小兄弟累得不行,U17这边进一步放慢了节奏,偶尔也放放水,给他们几次拿球的机会。U17队员也十分明白,这支市队将是俱乐部U15的主要组成部分,将来会是他们的师弟,明白高层更为看重这支还小两岁的梯队,作为俱乐部首支梯队的那种优越感马上就降低了不少,内心有点失落的他们也是暗中较劲,想看看这帮初中生到底水平如何,也是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当经过了两节的试探,发现他们还是一群踢野球出身的学生,战术素养和基本功都是不如他们的,他们的优越感又回来了。第三节,放心不少的U17也是“懒”了许多,这才让市队有机会通过传球,打出了几次漂亮的反击。    市队本节派上的两名前锋是来自陆城的李威振和刘克虎,相对于前两节的郑达开与骆斌来说,刘克虎的强突能力不如郑骆两人,但他与李威振却更来电,再加上身后提供支持的徐特,这个陆城三叉戟的组合,一下子就带活了市队的前场,使得皮球有了传导的方向,球队的整体推进也开始有层次。    中后卫罗诚拿球以后找左侧的陈琦,控稳皮球后,陈琦虚晃一枪后将球传给中路的徐特;拿球前已经观察到右侧的刘克虎,徐特作势接球,却是机敏的一漏,皮球恰巧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