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2章 瓷器之争(第1/2页)  异国猎宝档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杜家人一齐动手,将李承看中的八件物品搬到客厅,再加上那件宋代磨喝乐,一共九件,杜海滨去找纸袋,准备打包让李承带走。

    ;小李啊,你喝茶喝茶!杜大妈热心的招呼着。

    李承一来就被杜老拉到收藏室鉴定,连口茶水都没来得及喝,这会还真渴,端起面前的直筒纽盖釉下红梅白瓷杯,将盖子揭开放在一边,呷了一口,襄南山茶清香扑鼻,不由得赞道,;好茶。

    ;尝尝我们这里的茶点,都是自家亲戚腌制的,地方风味,你吃一点。杜大妈又将茶几上的五只平口碗往李承面前推推。

    这五只碗中盛放的都是襄南风味特色,茶干、风干猪肉、核桃仁、番瓜籽、野枣干。

    陪杜家人聊着杜老的收藏,李承将这九件物品一件件评述一遍,表现得很坦诚。

    杜邵华既然能收回这九件东西,对它们也是有所了解,两两一核对,就明白对方的生意做得很光明正大,没有那些什么隐瞒赚钱的勾当,给的价位甚至要比杜老打探来的价格略高——九件一共四万五千元。

    可能有人要问,哟,你刚才说那么好,怎么出价才这么点?

    这与古董古玩所处的环境和时代不同。

    以醴陵窑;贡字款釉下五彩牡丹碗为例,它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确实在市场上卖不起价格来。试想一下,连慈禧老佛爷的大雅斋贡瓷茶碗,九十年代末也才三四千一个,这种;民窑款不可能卖出高价。但是,不代表他们没价值,等几年,清代瓷器上扬,它们的价格翻着翻往上走。

    ;你稍等啊,我可是还有好东西哟。

    杜老挺满意李承的报价,单手撑着沙发扶手想要起身,被杜大妈按住,示意儿子杜海滨去,;是那几件你从基辅带回来的东西么?让海滨去拿,你就别折腾了。

    杜海滨这次去的是卧室,难怪刚才收藏室没发现。

    基辅带回来的?流落到苏盟的东西?问了杜老一句,结果老爷子故作神秘示意他稍等片刻就知。

    这几件东西应该藏得挺深,能听到房间传出来的杜海滨夫妇在翻箱倒柜的声音。

    李承索性安下心来品茶。

    再度拿起茶杯盖准备盖上,这次,他注意到杯盖的不同——质地很轻。

    轻咦一声,指缝夹住盖纽,将杯盖平托于掌心,李承颠了颠,直径十二公分的杯盖,竟然只有百来克,而且白釉非常肥厚,胎质非常细密。

    半脱胎?

    李承又将杯盖翻过来,正面盖纽处,釉下彩,花色为月季,双勾填色,图案鲜活生动。

    我去?这是第一批醴陵主席瓷?

    连忙将杯盖放下,端起直筒型茶杯。杯内有茶水,看不见内底,但侧壁的釉下彩月季大花看得很清晰,花为粉红叶为墨绿,双勾填色,非常鲜艳,像簇新的一样。

    也正是这种视觉上的;簇新,让李承刚才没能第一时间发现异常。

    连忙将这件直筒杯举起,李承歪着脖子看底款,瞅了眼,心头大喜——楷体襄南醴陵款配和平鸽飞翔图案。

    醴陵釉下五彩瓷于1931年随着襄南瓷业公司的倒闭而夭折。

    襄南人对醴陵窑口进行抢救与恢复。1955年,新的醴陵陶瓷研究所成立,开始寻访当年釉下五彩的工艺传承。

    他们找到原襄南瓷业学堂陶画班老艺人吴寿祺,吴老擅长釉下彩绘,特聘请他出来传授技艺,培养人才。从此,失传20多年的釉下彩瓷开始恢复生产。

    1958年主管单位作出决定,从陶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