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72 好一个三个国杀(第1/3页)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是一个月过去,缨络再也没有来过。</p>

    中间,只有魏公公到高台寺见过宗舒一面,他是回来调拨军需物资的。</p>

    “宗少爷,缨络已到了黑山,十二监军司,大部分已到达。”魏公公说道:“我们已与金国达成一致,我们攻下大青山,灭掉辽国。金人径直南下灭宋。”</p>

    缨络居然到了黑山!</p>

    黑山就是《木兰辞》里所说的“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是阴山的余脉,也是大青山的一部分。</p>

    正是有了大青山,辽国才在萧小小的带领之下,顶住了金人为期两年的进攻。</p>

    当然,这里也有宗舒的因素,先是宗泽、种师道和吴玠,后来是韩世忠和梁红玉。</p>

    缨络带着十二监军司的大部分到了黑山,这是想抄萧小小的后路,与金人前后夹攻啊。</p>

    最让宗舒吃惊的是,缨络不是到黑山看热闹的,而是真正的领军人物。</p>

    李乾顺亲封缨络为枢密院副使、右厢兵马元帅。</p>

    枢密院是西夏最高军事统御机构,下设十二监军司。</p>

    西夏以黄河为界,将全境分为左、右两厢。</p>

    缨络是枢密院副使暂且不论,右厢兵马元帅,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军权!</p>

    缨络掌握了西夏一半的兵力。</p>

    西夏过去用兵都是临时点集,西边有事,就自东点集而西。</p>

    东边有事,就自西向东点集。中部有事,则东西皆点集。</p>

    这就让对手很难揣测西夏投入的兵力有多少,常常以优势兵力取胜,这曾让大宋也吃过不少亏。</p>

    缨络是右厢兵马元帅,不仅调动了西厢的军队,还特意强化了配置。</p>

    魏公公很是骄傲地说,陛下为他们调来了最为精锐的三个军种:泼喜军、铁鹞子和步跋子。</p>

    “泼喜军”是西夏的投石机部队,人数有二百人。</p>

    看来,这是专门用来突破夹山的城寨。</p>

    “铁鹞子”是西夏的重骑兵军团,大约有三千人。</p>

    这种骑兵装备精良,良马重甲,用钩索联绞,虽死马上不坠。</p>

    遇战就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这和奚族人历史上发明的“铁浮屠”非常相似。</p>

    最为特殊的是“步跋子”,是西夏步兵中最为精锐的一支,主要用于山地作战。</p>

    魏公公看宗舒陷入沉思,不禁得意道:“步跋子,均为山间部落精壮,上下山坡,出入溪间,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翻山越涧如履平地,远程奔袭其快如风,步跋子一出,大青山,随即纳入我白高上国。”&l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