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俞瑶的心思(第1/3页)  大明第一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与杨德山聊了小半个时辰,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可杨德山哪还有心思吃饭,急急告别李春来,便是回去收拾准备。    把杨德山一直送到了门外,看着他的背影远去,李春来不由也是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    把手头的金银珠玉换成银票,俨然是李春来在从青州回来的路上便想好的事情。    此时这个时代虽是远不如后世发达,但这个时代的人们也不傻,也有着许多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发明与创造。    银票便是其中的一种。    特别是近几年开始,那些山西老西儿的生意越做越大,口碑越来越好,虽说还没有占据统治性优势,却已经占据了市面上相当大的主导权。    提起票号,辽东区域,包括北方大部分区域,山西人已经是大头中的大头。    加之刘振邦也害怕他的财宝出事情,李春来从他藏宝室中得到的宝贝,都是非常干净的,没有任何记号之类,都省的李春来再分割打磨。    这一来,换成银票,没有什么难度。    但这笔财富究竟有点大了,真想换成银票,那肯定也得讲究方法。    这就跟后世的犯罪集团洗.钱一样,必须要分散化,零碎化。    而在这方面,杨德山俨然是专家中的专家。    只是,又想起珊儿……    李春来不由又是一阵头大。    以后,他李三爷,到底该怎么面对珊儿呢?    ……    财富的问题解决,李春来也去了心头一大难题。    但此时时间究竟是急上加急,各项事务繁琐而复杂,李春来俨然也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    他很快便是投入到了征兵的工作中,召集洪斌、张黄、刘黑子、胡关山、马五等一众核心,边吃边商议。    有了这笔巨大的财富兜底,李春来自也有了与其他大小军头们分割开来的资本。    在征兵问题上,他还是坚持《纪效新书》的原则,只用良家!    非良家,哪怕是手段再高,有多少经验多少人脉的,李春来却是一概不会 用的!    还是那句老话:“吃到嘴里、咽下去的肉,那才是最好的肉!”    否则,就跟打行一样,麾下尽是刺头儿,一个比一个本事大,平常时候也都是弟兄相称。    可真到有事了,敢抗事的却是一个没有,树倒猢狲散!    他李三爷要的是如臂使指的弟兄,又怎是要这帮无赖大爷的?    所以此时哪怕事情紧急,李春来的架子,或者说‘逼格’,还是要牢牢的 端起来!    直白说,便是造势造势再造势!    大笔的银子撒下去,让符合条件的老百姓,必须要找人托关系,求到他李三爷这边,哭着喊着也要为他李三爷效力才行。    这一来,纵然新军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掌控便是能真掌控在李春来手心里了。    只有先把队伍掌控住,那才是所有一切的根基!    至于后面的要去辽东立功之类,那完全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就这等老百姓组成的新军,连正规操练都没有一天,还想上战场杀鞑子?开什么国际玩笑呢?    便是大罗金仙也做不到啊。    李春来此时最大的底牌,还是炸药包‘特种作战’!    但想完成这个‘特种作战’,便是必须要有诸多弟兄们撑着,先帮他把这 大架子撑起来!    必须要让辽东的大人、将爷、老爷们看到,他李三爷这边,要人有人,要勇有勇!    当然,像是什么山头主义,亲疏之别之类,那也是绝不容小觑的问题,更是要加倍重视。    但那究竟是后话了。    李春来此时需要做的,便是牢牢把握住眼前,走好每一步,争取把每一步都夯的结实!    ……       一顿晚饭足足吃了一个多时辰,李秀莲亲手酿的蒸馏酒,也是第一次上了舞台。    效果显然很不错。    因为酒精浓度的提高,纵然口感调节方面还不是太好,却是让刘黑子、陈六子这种酒精考验的老油条都是有了不少醉意。    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