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9章 梦里的事能当真吗?(第3/4页)  李逵的逆袭之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师祖!”

    天下估计也就只有苏轼如此淡定。

    苏轼这才抬头看到了李逵,目光茫然的左右环顾,随后欣喜道:“人杰,花荣,快坐下,老夫请你们吃老鸭粉丝汤。老夫告诉你们,这天下的美味,甭管是山珍海味,珍馐美食,都比不上喝一碗老秦家的老鸭粉丝汤通透。”

    说完,苏轼对着厨房的方向喊道:“老秦,再来两碗。”苏轼似乎想起李逵和花荣的饭量,寻常的量肯定吃不饱,补充道:“用大碗!”

    花荣苦笑不已,原来师祖他老人家吃的太投入了,根本就没有发现食肆里的变故。

    “客人,请用茶。”

    茶是普通的麦茶,但是这个天气,喝上一碗凉茶,能让人舒坦不少。

    苏轼呼噜噜的吃着,等到最后一口吃完,他才用汗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对李逵道:“人杰,你要是担心修仙的事,就别问了。老夫没事,老夫已经想通了。”

    要问天下心态最好的人,还得是苏轼。

    经历过巨大打击之后,这位竟然还能淡定的在一群凶神恶煞的士兵面前,镇定自若的享用美食,可见就不是一般人。

    至于说打击?

    别傻了,苏轼这样的人,说好听点是性格天真烂漫,说不好听点,就是没心没肺。

    修道不成,仙缘被断,丝毫不能让他老人家有哪怕一丁点的打击。反而早就像是没事人似的能到处寻找美食。足见他长了一颗常人想都想不出来的大心脏。

    只见苏轼神神叨叨的对李逵道:“人杰,你来是公务?”

    “呃!”李逵迟疑了一下,笑道:“是军国要务。”

    苏轼果然上道,摆摆手道:“算了,老夫就不打听了。人杰,什么时候回京城?”

    并非是李逵不想和苏轼说清楚,主要是为了苏轼好,这位虽然心态好到爆炸。但问题是,苏轼还是个大嘴巴,心里藏不住事。他可不想苏轼满世界嚷嚷。还真不是贬低苏轼他老人家,而是苏轼喜欢写信,身边发生点有趣的事,就写信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好朋友。可以说,全天下,传播小道消息最快的人不是泼妇,也不是朝廷的邸报,而是苏轼的信。

    李逵不解道:“师祖可有要紧事,我让人安排。不会耽搁您老的事。”

    苏轼不好意思起来,低声凑近道:“人杰,你对修道有什么看法?”

    看法?

    没看法!

    但李逵不能这么让老头失望!只好顺着苏轼道:“道在天地之间,是天地孕育的真理。小子虽没有修道,却知道,道法通万法,有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天地之间的联系,不在我等左右,却在自然法则之中。”

    苏轼被李逵绕的有点晕,他并不想和李逵讨论什么天地之理。摇了摇脑袋,将心里的其他心思甩掉,然后苦笑道:“人杰,老夫想要说的是,老夫修仙修错了,不是神仙术,而是鬼神术,你要是回京城的话,去向太一宫的玉机子道长问一问,老夫如何过关?”

    过关?

    李逵愕然,没想到苏轼吃了亏之后,还不打算认命。还弄出个鬼神术,连他都看不出来苏轼到底哪里像是会鬼神术的妖道了。

    可是苏轼也有很强大的理由,只见他自以为得意地扬了扬几乎看不到脖子的脑袋,脸上洋溢着对亲人的眷恋道:“人杰,我见到遁儿了!”

    遁儿。

    就是当初苏轼在黄州生下的儿子,不过两岁在旅途之中,就夭折了。

    当初苏遁出生的时候,满月的时候,苏轼还赋诗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看似苏轼这首诗对小儿子苏遁的期待不大,只希望儿子愚笨点,鲁莽些。可是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