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8章 兵败九龙滩(第1/4页)  李逵的逆袭之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龙滩。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地名,似乎预示着很玄妙的宿命之类的奥义。

    但这一切都毫无意义,这不过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仅此而已。在大河沿岸,这样的盐碱地很多。白茫茫的,看着挺漂亮,也挺干净,但是这地有毒,什么也不长。也不是什么也不长,荆棘之类的倒是能长一些,但是除此之外,其他的作物都不能在盐碱地上存货。

    眼下这片盐碱地上,突然出现了很多人,比以往任何时候出现的人都要多。

    一方是程知节率领的将近五百官兵,少了二十来人。

    一方是一个道士。

    道士仙风道骨,面如冠玉,举手投足之间给人有种世外高人的样子。但这并不是这个道士拦住官兵的理由,任何阻拦军队的举动,都是愚蠢的,不理智的,近乎于疯狂的不自量力。

    不过,对于方外之人,该有的礼数还是应该做到的。

    官兵也是人,也有畏惧。真要是不管不顾,很容易对士兵的心理造成恐慌。想到这些,程知节对部下挥手,以示让人去和道士沟通,将人请离官道。

    至于为什么官兵不从官道上离开,从平地上绕路呢?

    因为军队一旦数量多了之后,就需要大量的补给和装备。单单宿营的帐篷就放了好几车,还是吃饭的家伙,各种各样的武器等等,浩浩荡荡二十多辆大车装地满满当当的,这些大车要是从官道上下来,就少不了要过一条不算太宽,却对官军很费事的沟。

    大车即便靠着牲畜之里,也很难从这些沟上通过。

    让道士离开,是最为省事的办法了。

    “道长仙乡何处?”

    “周游天下,居无定所,所到处即是吾乡!”

    不得不说,公孙胜的面相给他加分不少。即便他开口就是胡说八道。但问话的这位小校却没有生气。

    大宋的佛道事务管理很严格,都要有度牒,一张能够表明身份的度牒,往往价值千贯。有度牒就有出家的寺庙和宫观,就有籍贯证明。

    开口就说自己没有度牒的道士,僧人。都是冒牌货。

    小校也不恼,指着指身后不远处坐在高头大马上的程知节,对公孙胜道:“道长,休要说笑,你指定是有来历,太乙宫的道长也是你这般风趣,出门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太乙宫的身份。看到没有,这是我家将军,来郓城公干,他老人家可不像在下这么好说话。”

    “贫道不过是个闲散人,有什么怕的?”

    公孙胜一双丹凤眼微微睁开,总算是有点人味了。可要让他让开道路,万万不能。

    “道长,你怎么就不明白呢?让开官道,让我等过去,你继续站在官道上,天王老子来了也不用管,岂不是妙哉?”

    “贫道是为你好,你们看看自己,一个个印堂发黑,面如枯木。此去,有大灾大难在前,为何不听劝?”公孙胜话锋一转道:“贫道也不是胡乱站在官道上,而是此处有孽龙魂魄游荡,尔等一不小心冲撞了煞神,轻者大病一场,重则有性命之忧!贫道所站之处乃天地煞气之眼,只有站在此地,配合贫道的法术,才能降妖除魔,以绝后患。休要打扰贫道功德。”

    小校无奈,扭头去对程知节禀告:“将军,道长说我等有灾祸在前……还有,道长说他在此地降魔,他所站的地方是阵眼,即便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能动。”

    “混账玩意,他说什么你都信?”程知节被部下气的够呛,这家伙也不用脑子想一想,阻拦军队的人会是好人?

    想到此处,程知节立刻对部下发话:“带几个人,将道士给赶走,晦气的东西!”

    预言也好,故意唬人也罢!

    信不信是一回事,听着舒不舒服是另外一回事。

    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