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艾草包(第2/3页)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嫂想轻巧一点,那可以卖汤水呀。”顾筱道:“骨头汤,绿豆沙水,还有桂圆桂花蜜水。提前一晚做好,第二天去卖。”

    现在顾筱跟着张掌柜,也学到了不少,“汤水可以分收钱的不收钱的两种,骨头汤煮一锅也用不了几个铜板,绿豆沙和桂圆桂花糖水收个一文钱也就差不多了。来买的人多,咱们赚的不就也多吗。”

    李氏仔细一想,是这个道理,“那今天晚上就做汤。”

    这事就这么定下了,蒸笼和锅口一般大,锅里烧水,蒸汽一点点往上,就能把包子给蒸熟。

    竹条交叠做底,沿要用厚实的竹片,底和沿能合在一起,然后一个个摞着,还不占地方。

    汤可以放在木桶里,所以沈二郎第二天就开始卖了,陈氏要等铁锅和蒸屉,足足等了三天,这三天她也没闲着,跟顾筱学做蒸包子。

    首先面要发好,家里得存着老面,其次馅儿要好吃,头一回卖,就做了酱肉馅儿和青瓜鸡蛋馅儿两种。

    剩下的就是得包好看了,虽然好看的包子跟不好看的一个味儿,可东西总得看着舒服才会有人买。

    陈氏心里忐忑得很,沈二郎卖卷饼送骨头汤,生意肉眼可见地好了,骨头汤又用不了几个钱,从前一天赚个六七十文,现在一天能赚一百来文。

    做生意有赚的就有亏的,那几个跟着卖卷饼的陈氏也没见赚多少,万一包子卖不出去,那岂不是血本无归。

    那得卖一个月卷饼才把那点本钱赚回来。

    陈氏一愁就免不了唉声叹气,晚上睡觉翻来覆去都睡不着,她戳戳沈大郎,“你说包子能好卖吗?”

    沈大郎哪儿知道,“我不知道。”

    “那你说好卖不就行了!”陈氏又翻了个身,“肯定能卖出去,蒸笼好用,蒸出来的包子又大又圆,多香多好吃,你晚上吃了三个大包子还说不知道。”

    沈大郎含糊道:“好卖。”

    陈氏一和他说话就来气,“以后小小再让你做啥可不兴收钱了,这蒸笼要去外头买,一两银子可下不来。”

    沈大郎:“那半两银子不是你收的吗。”

    陈氏:“……你快睡你。”

    沈大郎真的去睡觉了,陈氏等了一会儿,身边传来鼾声,她更睡不着了,“憨货!”

    ————

    西屋,顾筱正用艾草水泡脚。

    木桶里的水颜色发深,味道也怪怪的,可是她已经连着泡了两天了。

    开始她不愿意泡,因为一泡就是小半个时辰,耽误时间。

    不过泡完好舒服,她爱出冷汗,大热天手凉脚凉,可不觉得自己是冰肌玉骨,八成身上有病。

    泡泡挺好,顾筱又往木桶里加了点热水。

    她已经能想到下回月事一点不疼,腰也不酸腿也不痛,再也不用在床上躺一天,好像被

    锤子钉在床上一样。

    顾筱舒服地勾勾脚趾,艾草包是沈羲和应该是去医馆买的,他一个男子,怎么和大夫说,也不嫌难为情。

    顾筱拍了拍脸,换了一盆清水把脚洗干净。

    她在灯下刻了一会儿字,灯光昏黄,顾筱握着刻刀的手稍顿,沈羲和后天回来。

    明天她要去县城一趟,找铁匠打一套刻刀,这把刀虽然磨快了,能刻大件,但是小件做的不精细。

    去铁匠铺子之后要去书坊送走马灯,陈氏要卖包子,也得去瞅瞅。

    顾筱从木盒子里把走马灯拿出来,灯托用的是小块梨花木,一寸高,六角形,上面是雕的是游鱼戏水。

    木色的鲤鱼在波光粼粼的水里游动,因为摩擦包浆过,所以更显灵动。

    灯托之上有放蜡烛的地方,再往上轮轴,上面有细密的云纹,最好看的要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