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3章 议军事(第1/3页)  病娇王爷偷心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陆柮稳稳立着,不动不语,只将耳听八方的功夫使了出来,听着众朝臣的争论和低语。

    沈士柳在听了许久之后捋了捋胡子,慢悠悠走出了队伍向上躬身一礼,打断了吏部左侍郎易正卿关于大漠中官衙建立的提议。

    新的吏部尚书人还在回京的途中,自兵部员外郎调任吏部右侍郎的于童一直保持着沉默,易正卿是为了之前兵部提起的有关大漠军府的事而出来的。

    “臣以为,以一军掌一地,本就是之前大漠环境特殊无可奈何之下,才如此行事,现在大漠之内已经平复,自然也该按着正常制度来了。”

    这样他们也才有更多的插手大漠之事的机会,若是让军府一直将大漠把控在手中,那就相当于大漠一直是完全在君留山的手中,旁人一点都插不进手。

    易正卿都看着焦急,但也不知为何他的老师沈士柳还能继续不动如山地听着,看见沈士柳终于肯站出来了,易正卿提起的心也微微放下。

    大漠地理太过重要,不论是以后要通商还是准备打仗,大漠都会是天下重点关注的地方,有了人手在那边,他们才能从中得利。

    若是他们手中有能用的武将这件事自然不需要如此头疼,但偏偏沈府一派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武将都无,朝堂地方皆是如此。

    寥寥的几个武将都是酒囊饭袋,摄政王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让他们去镇守大漠一城的。

    沈士柳接着易正卿的话说下去,只是易正卿是想要建立官衙安排文臣进大漠,沈士柳却提的是各地武将。

    “天下承平日久,边关虽小战不断,大岳之内却是军队日渐疲懒,长此下去若有灾祸恐军队难以安镇一地。”

    “大漠地广而多灾变,又与四国尽接壤,正是练兵的好去处。”

    “臣以为,不若抽调各郡之兵与大漠驻守兵将轮换,既可练诸未曾临战事的兵将,也可使久守一地的军队得休养之机。”

    这些话说得诚恳又谦恭,对着上面的两位也是尽礼尽忠的样子,仿佛皆是为国为民没有半点的私欲在内。

    君留山和君后辛虽然都对他多有提防,但他说的这话也不算是错,郡军与边军轮守在以前是旧例,三五年便是一换。

    后来是因为先帝多兴战事,君留山接着又把控了军权,才在两朝中停了此举。

    君留山是因为洛亭一战之后,担忧再出现那样的兵变投敌,在边关安排的都是信得过的心腹,若是让诸军轮守则变数太大不好把控。

    但大漠现在还不是真正的边关之地,欲要再兴大战的事也没有在朝中挑明了说,沈士柳的提议便是看着恰好了。

    “沈相所言不错,只是此事如今尚不可行。”

    君留山看着沈士柳,眼底有些不易察觉的森寒之意,只是他向来在朝上冷淡威严惯了,又与沈士柳是摆在了明面上的不合,也没有人特地去留意他的态度。

    只有站在他身边的岑见看见了一些,却也有些不解是为了什么。

    沈士柳抬起头来,日益浑浊的老眼对上了君留山的目光,微微眯起眼越发显得老态龙钟。

    “不知王爷以为有何不可?”

    “大漠之中军队守城多年,与百姓早为一家,一城之内至少半数是为军户或亲属,大漠艰难,本就是一家一姓相互扶持,岂可贸然使人亲友分离。”

    君留山淡淡环视过各怀心思关注着他与沈士柳交锋的群臣,看得大部分的人都低下了头去,陈显悉等人迈出了一半的脚也缩了回去。

    “只是沈相也提醒了本王,本王在大漠之时还发现了几个年轻小将可做培养,也有不少将领可堪一用,只放在大漠之中守城是有些屈才了。”

    “本王想着将他们调去边关各处多磨砺一番,日后也能为大岳镇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