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5章 国书(第1/3页)  病娇王爷偷心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君后辛在第二日终于上了朝。

    “今日朕有事要宣布,诸位卿家非有急事要奏,就都且先等上一等。”

    他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群臣,等了一会见他们都没有人站出来,就朝冯喜一摆手,冯喜捧着已经拟好的圣旨站了出来,展开朗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去岁岁末至今,朝中不臣不忠者众,朕除其冠服,依律问罪其人,是正朝纲,然亦使朝中诸部各司短缺,今行调补,以稳朝政。”

    殿中众臣在听清的一瞬间有些愕然,这样大的事以往都是需要放到朝堂上来讨论的,虽说摄政王当权都是独断专行的,但那也只是摄政王的事,现在皇帝是想要跟着摄政王学了?

    像是没有看见下面骤然投来的目光和许多难看的脸色,冯喜已经紧接着念了下去,没有给他们反对或质疑的机会。

    “调工部尚书吴岩任太仆寺卿,前兵部右侍郎宗政津升任工部尚书,光禄寺卿杨石任工部右侍郎,鸿胪寺少卿陈显悉任兵部右侍郎。”

    “原礼部尚书告老,吏部右侍郎宋川升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严安易调任吏部尚书,前吏部左侍郎宫以午升任户部尚书,现吏部左侍郎易正卿不变。”

    ……

    有人数了一下,朝中被调动的共有四十二人,使团回来的二十余人皆被安排到了各个重要的位置上去,而原本君后辛自己提拔起来的那些大部分被贬了下去。

    沈相一派和清流一派也各自受到了影响,只是不如王府一派的调动大。

    六部之中,如今尚书与侍郎加起来,王府一派就占据了一半的位置,而且能明显看出是把人往与军事相关的位置上放的。

    他们也都想起了京中流传的关于皇帝和摄政王一同遇刺的那个谣言,以及这几日兵部和刑部的动向,难道真的是要准备打仗了?

    冯喜念完后就将圣旨卷好双手举起躬身退回一边,被念到了名字的人皆出列在殿中跪拜而下,向皇帝谢恩。

    君后辛淡淡地免了他们的礼,又将兵部尚书诸葛岭和刑部尚书陆柮叫了出来。

    “朕让两位卿家所查之事,可有了结果了?”

    “回陛下,臣与陆尚书调阅兵部历年卷宗,又取库房所存样品,细细比对之后可以确定,刺杀陛下及摄政王、东盛侯之人所持弩箭,确是出自西夷军队之中。”

    “弩箭是为西夷军队六年之前淘换下的一批旧式军备改造而成,尚不清楚是否仍是军中所制。”

    诸葛岭从袖中取出奏折呈上,陆柮在他之后也拿出了两本奏章。

    “臣奉命调查行刺之人身份,并未有任何过关及来京的记录,想来是一路自野外而过,不曾过关或入城。”

    “但经仵作查验,其中许多都应是行伍出身之人,且与西夷人特征大概吻合,基本可以确定这些人都曾是西夷军人,只是后来离开了军中,去到一处阴暗之地长期生活在内。”

    他将查验身份的那本奏章交给冯喜,又将另一本打开来向君后辛呈禀。

    “另,臣在其中一人身上发现一物,经臣多方查验,又向摄政王请教之后发现,或许此事还与二十一年前,大岳民间曾出现过的一个邪教乱党有关。”

    “详情臣已具呈于奏章之上,请陛下御览。”

    冯喜将三份奏章捧上玉阶,陆柮和诸葛岭皆拱手躬身,向后退了半步,垂首静立在堂下,等着君后辛发问。

    君后辛将三本奏章都粗略翻过,有些事情虽然是他授意的,但两位尚书明显做得比他想的还要详细,有些他只略微听君留山提过的事,两人也替他讲清楚了。

    诸葛岭和陆柮都是君留山的人,想来私下两人也去找过王府的人了。

    “依陆尚书所言,是一个名为‘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