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1章 筹谋局(第1/3页)  病娇王爷偷心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沈士柳的眉头拢在一起就没有松开过,其余副考官也是又无奈又提心吊胆,都不想着其他了,只要今年的恩科能好好生生地完结,就是谢天谢地了。

    以前还觉得皇帝为人不堪大用,嫌弃皇帝太过平庸,如今看来,这朝上有摄政王一个就很好了,皇帝还是平庸一些更能让人舒心。

    以沈士柳为首的官员们纷纷苦笑,感慨万分地怀念起了以前那一个好糊弄的小皇帝。

    君后辛看了一会,就让冯喜将今天要递上来的折子收了上来,若有问题也直接召了官员去御前奏对,不时还恭敬地向君留山请教问题。

    “……灾情如今倒是稳定了下来,户部上了书不日即将返朝,但今年恐怕还会有洪灾。”

    “多处上游冰封了一冬,到了汛期冰层融化,水位定然要上涨,又有一路大雪化了融入地下河流之中,钦天监也说今年恐怕雨水颇多,三江一河之处都要多做防范才是。”

    君后辛拿着工部呈上的奏章探身靠近君留山,将奏章摊开给君留山看,君留山看了一眼奏章上工部上呈的条目,指尖敲在香炉面上,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陛下心中,何人可补工部之缺?”

    修补河提是今年的大事,如今雪化了,就得立刻发徭役征役夫在各处开工,但工部如今侍郎都还空着一个,工部尚书这两日又告了假,只有一个侍郎在工部撑着,难以主持大局。

    “朕想着调工部尚书入太仆寺去,让使团中的兵部右侍郎宗政津出任工部尚书,再以前光禄寺寺卿杨石任工部右侍郎。”

    “六部、大理寺、御史台皆是缺人,都从使团中择人填上。”

    “也不知东盛侯肯不肯出任吏部尚书一职。”

    君后辛打算物尽其用,至于派别之分也没有能做事那么重要了,都是他的臣子,能做事又能在大事上听话,会让皇帝省心许多的。

    君留山也认真思索了片刻,到底还是留了一点良心给岑见,摇头替他拒绝了皇帝的压榨。

    “他不适合朝堂,微之是个清高的人,也不该沉沦在这些俗事中。”

    “吏部之事,不如先从侍郎中提拔一人,再选人填上侍郎之位。六部之中吏部为首,轻易不能服众,之后再谨慎挑选。”

    “王叔说得是,那便容后再议。”

    君后辛合上了奏章,下面香案的香已经烧了过半,朝臣寂寞无声地坐在两侧,只有士子手下的毫锋在宣纸上挥洒的动静此起彼伏。

    若是文字能说话,此时大概已经吵翻了天。

    君后辛看了一会诸生埋首案前奋笔疾书的姿态,站了起来笑着看向君留山。

    “王叔可要陪朕一起下去看看?”

    “本王有些不适,便不去了,皇上请。”

    “朕宣太医来替王叔看看。”

    君留山当众说自己身体不适,君后辛本要迈出的脚又停了下来,关切地准备让冯喜去叫人。

    阶下的人也听见了,正坐得无聊又不得不正襟危坐着的朝臣都往上面看了过来,沈士柳颇为忧虑地看了看君留山。

    “王爷旧伤未愈,又向来体弱,不如先去休息片刻,待这些学子答完之后再来阅卷。”

    “此处有陛下同臣等守着,不必叫王爷如此劳累。”

    “本王无碍,选才择士为国之本,岂敢轻忽。本王微末之躯,不敢言重于国本。”

    君留山眼也未抬,拦下就要往外去的冯喜,让他只用去添杯茶来。

    “倒是沈相卧病多年,如今病体初愈,若有不适之处,当同陛下与本王言明,好回家歇息。”

    “谢过陛下、王爷挂怀,老臣经过崔先生调养,确实无碍了。”

    沈士柳淡淡笑了笑,满意看见君留山脸色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